2021-10-06 10:20:17
一個農機合作社的作業面積一年能有多少畝?在大多數人的認識中,少則幾百,多則上千。9月6日,在位于濟源五龍口鎮西逯寨村的濟源市民富農機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負責人張中寶自信地說:“截至到今年,我們合作社的年作業能力已經達6萬多畝。”
在該合作社見到張中寶的時候,他正在維護一臺玉米收獲機。“當時我們看準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前景,流轉了本村數千畝土地,并合資購置了農機設備。起初農機設備很少,僅限于服務自己流轉的土地。”張中寶介紹,合作社于2013年由5名村民發起成立。當時流轉的土地塊小且分布零散,耕作起來費時費力。于是他們自籌資金150萬元,歷時三年對土地進行整治,將70余塊小片地,整理成了9大塊“連片方”,將所流轉的2983畝土地全部建成了旱能澆、澇能排、地相連、渠相通的千畝豐產方。
隨著農業生產對機械化的快速需求,他們逐漸購進了播種機、還田機、拖拉機、糧食烘干機、小麥收割機、無人植保機等農機具,作業能力也從3000畝提高到6000畝再到20000畝。該農機合作社在完全滿足自身需求后,開始大范圍開展對外作業服務。“我們不僅注冊了商標,而且實現了農機作業耕、種、管、收等環節的全程機械化作業和開展綜合農事服務。”
在農業科技越來越快速發展的今天,農機作業也講究智能和精準。張中寶自豪地說,我們在當地率先引進北斗衛星技術深松監測系統和設備,實現了深松作業智能化和監控自動化;率先引進華測北斗農機導航自動駕駛系統,使農機可以自動調整方向,作業精度可達±2.5cm,在保證作業質量的前提下,實現了節本增效。
截至2021年7月,該合作社擁有社員75戶200余人,管理人員、農機手等20人,已流轉土地2983畝,擁有各種農業機械120臺(套),在經營好自己流轉土地的基礎上,還服務周邊村鎮的600余個農戶和家庭農場等,托管土地6000余畝,年作業總面積達6萬多畝。(作者:樊霞 成利軍 李世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