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7 08:52:31
“我們雙浦鎮越來越漂亮啦!除了環境好之外,我們每天還能在村子新引進的現代農業產業園里打工掙錢。”隨著中秋節、國慶節的臨近,這兩天,杭州西湖區雙浦鎮杭江村的一家農業產業園里,42萬株蝴蝶蘭正迎來盛花期。
伴隨這場盛大花事到來的同時,剛剛入職不久的本地農民鄭秀玉和村民們也跟著忙了起來。
近年來,雙浦鎮通過農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完成土地流轉3.7萬畝,曾經的甲魚塘、各類堆場通過生態修復墾造成為良田,14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先后落戶,描繪了一幅“美麗經濟”助力村民增收的共富新圖景。
家門口就業,農民月增收數千元
步入鄭秀玉工作的杭州百盛精準農業有限公司蘭科園區,一棟棟整齊排列、整潔美觀的溫室大棚房出現在眼前。
走進棚內,只見幾十萬株含苞待放的蝴蝶蘭花苗,正整齊地排放在移動苗床上,苗床上方的鋼架上均勻分布著智能灌溉系統,大棚兩側的風機、空調正在給室內帶來新鮮空氣。大棚中央數控屏上,則顯示著棚內當前溫度、濕度、光照等信息。
鄭秀玉說,家里的土地都流轉出去了,由于年紀相對大一點,很多工種都不適合做,所以在前幾年,村子里很多像她這樣的大伯大媽們大多賦閑在家,除了給子女帶帶孩子,基本無事可做。這幾年,隨著雙浦鎮引進的現代農業公司越來越多,他們大多選擇在家門口的農業園區打打臨工,僅在蘭科園就有100人左右,每人每月額外可增收3000元到5000元。
現代農業不僅解決了本地老年群體就業,還吸引了本地年輕人回鄉一起創業。采訪當天,在盛開的花叢中,一位頭戴黃色遮陽帽正在緊張忙碌著的年輕人,引起記者注意。她叫陳玲敏,今年30歲的陳玲敏,既本村村民,也是杭州百盛精準農業有限公司蘭科園生產經理。2019年她從杭州主城區知名企業離職,回到家鄉工作,在園區負責蔬菜與花卉種苗培養技術,收入不比在城區工作收入差。
之所以回到家鄉工作,陳玲敏也基于自身的實際考慮:“之前的工作離家遠,每天都早出晚歸,顧不上小孩,碰巧家鄉企業招人,離家近,還可以用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回報家鄉。”
產業轉型,帶來農村宜居環境
除了增加周邊村民收入外,新引進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對附近村莊的積極影響也是多方面的。
雙浦鎮以前是西湖區的甲魚養殖大鎮,28個行政村中26個村有甲魚養殖,甲魚塘總面積近8000畝,其中溫室魚塘55萬平方米,涉及757個養殖戶。
“以前我們這里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有溫室甲魚糖、魚塘,除了河道水質變壞以外,村子里整天彌漫著腥臭味。我們家后面有條河,一到夏天,連窗戶都不敢開。”讓鄭秀玉感受最深的是現代農業產業園建成后對村民生活的改善。
2014年開始,雙浦鎮開始“斷腕”轉產,到2017年甲魚塘全部被整治填平,環境隨之變好。記者從雙浦鎮城管辦獲悉,通過對比杭江村附近幾條河道2016年及今年的檢測數據,發現近年來該區域河道水質有較大改善。其中,以十里橫浦為例,根據十里橫浦2號機埠的測量數據,2016年6月河水水質為劣Ⅴ類水,而目前水質已符合國家Ⅲ類水標準。
生態環境治理,對這片土地上的相關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蘭科園在發展中也充分考慮到這一點。
“我們在蝴蝶蘭培育過程中,采用了更科學、更環保的方式,比如在組培苗生產階段,環境條件相對可控,因此基本不產生廢水和廢氣。而到了成熟種苗培養和成品花卉栽培階段,則采用無土栽培基質水草種植。這樣一來,可精準把握化肥用量,有利于保護土地和環境。”蘭科園項目負責人、百盛精準農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王奇文說。
王奇文說,蘭科園項目實施期間建立的蝴蝶蘭物理和生物防治技術體系,可大大降低化學農藥使用,而這些均在節能減排、保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