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4 11:51:25
晚開的玫瑰還在枝頭,萬壽菊在田間盛放……9月,黑河市愛輝區的村莊多姿多彩。 滿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俄羅斯族……不同的民族在這里詩意棲居。知青民宿、汽車營地、驛站文化產業園點綴其間,讓這些北疆村落顯得更為生動。
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愛輝區累計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26個,占全區行政村總數的30%。愛輝區被評為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標兵縣、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榮譽名副其實。
“村子美了,游客多了,我的燒烤攤5月份到現在掙了2萬多元。”外四道溝村村民閆玉杰分享著環境美化帶來的紅利。
愛輝區的村莊、街道庭院普遍干凈整潔,房屋卻各具特色。愛輝區在40個村屯開展龍江民居建設,重點打造了外四道溝村俄羅斯族特色民居、外三道溝村知青文化民居、西崗子鎮坤站村驛站文化民居、小烏斯力滿族村特色民居。不同的民居,像一幅幅畫卷,在愛輝區的鄉村鋪開。
在坤站村,村口玫瑰園是夏日迎客的景觀,花楸把村里的街道裝扮得別有韻致。“玫瑰不僅用來觀賞,1畝玫瑰產100斤干花,1斤能賣100多元。”坤站村支書錢慧敏介紹村里的“美麗經濟”。
改善人居環境,愛輝區下了“繡花”功夫。89個區直部門下沉包保村屯,幫助群眾清垃圾、凈門窗、美庭院。鄉鎮組建環境整治工作專班,一村一冊、一戶一策,建立全覆蓋網格化體系。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我們要讓村莊環境從干凈整潔加快向美麗宜居轉變。”區委書記周強說出了愛輝區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目標。
最近3年,愛輝區累計投入近3億元,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革命、生活污水革命、能源革命、菜園革命、龍江民居建設和村莊清潔“5+1+1”重點任務,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了顯著成效。
生活垃圾收運,愛輝區采取城鄉一體化模式,投入近3000萬元,實行“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市處理”,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投入5000多萬元,建成璦琿鎮、西崗子鎮、罕達氣鎮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工程,全區污水有效治理村屯達25個。采取室外衛生廁所、室內生態廁所等4種改廁模式,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0%。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5年行動計劃已在愛輝區啟動,著力打造清潔村莊、亮麗村莊、有序村莊,廣泛普及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全面建設清潔美麗的現代化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