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5 10:23:00
全媒體記者 郭媛媛
眾所周知,陜西省楊凌示范區揉谷鎮的新集村,是當地遠近聞名的“葡萄村”,也是特色“葡萄小鎮”。經過30多年的發展,如今,依托葡萄這個特色產業,農民增收的路子越來越寬,新集村已成為富饒宜居的新農村。
立秋后,郁郁蔥蔥的葡萄園喜獲豐收,田間地頭農戶們的歡聲笑語不絕于耳。每天,村民采摘的4萬多斤新鮮葡萄坐上汽車、高鐵和飛機,走上京滬廣深等一線城市居民的餐桌。
葡萄熟了果農笑了
這幾天,50多歲的新集村果農李廣林每天一大早就匆忙收拾好,來到葡萄園和工人們忙著采摘成熟的葡萄。最近,新集村葡萄大面積成熟,同很多果農一樣,大家都忙著裝箱發貨。
“第一批葡萄是6月底成熟的,就是夏黑葡萄,已經上市了。7月中旬上市的有戶太八號。最近藍寶石和陽光玫瑰可以上市了,還有金手指,也可以采摘了。一直持續到9月份,早中晚熟的各個階段都有不同品種的葡萄采摘出售。”李廣林介紹。
今年44歲的呂延平以前一直在外地務工。每年回家,都會看到村里的變化,葡萄產業帶動了一大批人增收致富,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好,他也心動了。7年前,他選擇了回鄉創業,嘗試種植葡萄。
“平均每畝地能賣12000多元,我種了5畝地,每年的收入基本都保持在7萬元以上。”呂延平這樣說道。
小果子大產業 走出鄉村振興路
群眾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集體是發展農村經濟的引導力量,在農戶眼里,關鍵時刻要看啥?增產增收有新路子,腰包能鼓起來,日子能好起來,臉上能常常掛著發自內心的燦爛笑容。
“我們村集體經濟收入去年首次突破50萬元,今年有望突破100萬元!”新集村黨支部書記張娟寧介紹,近年來,為壯大集體經濟,新集村著重推動葡萄產業的提質增效,堅持做到“四統一”,即統一技術培訓、統一品牌運作、統一生產資料采購和統一銷售。同時,不斷加強產地和市場的對接,采取“產地+市場+農戶”的模式,積極聯系外地客商洽談預定。除此之外,村上還積極籌建冷庫設施,依托冷庫儲藏租賃等形式,推動村集體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今年,新集村建成連棟避雨棚100畝,建設陽光玫瑰、浪漫紅顏、妮娜皇后等葡萄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園10畝。下一步,新集村還將繼續發揚集體經濟先行先試的帶動作用,爭取實現智能水肥一體化,節水節肥,降低勞動成本,助力增效增收,通過產業規劃、統一管理、拓寬銷售渠道等方式,讓集體經濟成為新集葡萄騰飛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