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3 09:26:00
麻苗 全媒體記者 張慧
近年來,陜西省神木市按照“建園區、育龍頭、創品牌”的工作思路,深入實施“136”發展戰略,深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推動農業規?;?、標準化、科學化種植,著力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效益,持續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添動能。
近日,記者走進神木市禾泰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種植基地,噴灌機來回穿梭在玉米地。今年園區種植了4600畝右,全部實行機械化、水肥一體化管理。由于使用了噴灌、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等先進技術,該基地的玉米從播種開始到收割全部機械化作業,玉米品相優良、預計產量效益也高。
在錦界鎮宮泊溝自然元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1600畝馬鈴薯種植基地,成片的馬鈴薯長勢喜人。過去這片種植基地是一片沙地,這幾年在神木市農技中心的指導下,通過新技術應用,這里種植的農作物實現了從不能種到種得好、產量高的華麗轉變。
“每年春季到秋季,基地雇傭當地的村民來種植、收揀土豆,我和園區簽了長期合同,每個月工資五千多元,一年收入六萬多元。”李勝元說。當地農民李勝元自基地創建以來就一直在這里打工,日子過得越來越舒心。“目前,園區共輻射帶動農戶近200戶,每戶平均收入能達2000多元,社會效益比較好。”公司董事長王志剛說。
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科學化種植和新型技術推廣使用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有力保障。近年來,神木市積極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等綜合穩產技術,讓科技促進農業生產現代化發展。
神木市農技中心副主任李志軍說:“今年我們以陜西省、榆林市玉米增密度提單產、‘倍增計劃’糧食適度規模經營項目為依托,集中試驗示范,推廣應用‘選用玉米機收耐密良種、合理增加種植密度、水肥一體化配方施肥、病蟲害無人機統防統治、全程機械化作業’集成技術,充分挖掘玉米、馬鈴薯增產潛力,促進農機農藝融合,組織培訓農民,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推動神木市農業產業化規?;哔|量發展。”
截至目前,神木市流轉土地總面積26萬畝,全市共有各級農業龍頭企業70家,登記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有1505個,在不同生態區域試行玉米、馬鈴薯、中藥材、葵花四種作物水肥一體化種植,總規模達7萬畝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