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8 17:31:01
近日,納雍縣鬃嶺鎮坪箐村萬畝茶葉基地不時傳來機器轟鳴聲,一臺臺開溝機、起壟機在茶園來回穿梭。
“在坡地作業時,一定要握緊把手,防止微耕機傾倒傷人。清除纏草時一定要先把機器熄滅了。”省農業農村廳高級工程師韓忠祿一再叮囑操作農機的村民。
據韓忠祿介紹,開溝機和淺旋耕耘機整機重量約30公斤,婦女老人都能操作,特別適合茶園、果園和蔬菜基地使用。坪箐村萬畝茶葉基地今年成為生產機械化示范基地后,生產機械化水平超過60%,輻射帶動周邊茶園面積達5000畝以上。
“自2009年在這片荒山上種茶以來,從購買農機、開荒種茶,到土地流轉,都享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給予的政策優惠及項目扶持,幫助企業發展步入正軌。”貴州霧翠茗香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譚正義告訴記者,得益于農機助力,公司流轉了近萬畝土地擴大茶葉種植面積,并開始發展循環農業,投入資金建起年出欄萬頭規模的生態糯谷豬養殖場,養殖場產生的有機肥用于種植茶葉,預計可帶動近200戶農戶增收。
“由于受地形限制,這片茶山不適合大型機械作業,因地制宜使用較小的機器會更省工省時省力,很受大家歡迎。”在坪箐村調研的納雍縣委書記許曉鵬說,農機的推廣應用有力助推該縣農業生產向現代化、產業化、規?;?、標準化方向發展,惠及眾多農業龍頭企業,得到了企業和群眾的點贊。(記者 李凱 黃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