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6 15:42:00
近年來,安徽省蕭縣積極探索以農業生產托管為抓手,以農業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農業發展新模式,進一步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推動服務主體和托管農戶實現雙贏,釋放了農業發展活力,積累了“藏糧于服”助推現代農業發展的“蕭縣經驗”。
依托360余家農業服務主體,蕭縣在全縣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每個鄉鎮托管服務的土地達3000畝以上。據統計,將土地托管給專業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每畝小麥可實現單季增產200-300斤,玉米單季增產200-300斤。按目前全縣托管服務試點面積11.36萬畝,每畝單季增產200斤計算,全縣可實現小麥和玉米分別增產2272萬斤,帶動2萬多戶農戶增收2000余萬元,助力全縣23個鄉鎮193個村集體經濟增收800余萬元。
蕭縣積極探索“藏糧于服”的糧食增產新模式,形成了以良策、良種、良法、良肥、良藥、良機、良人、良效為主要內容的農業生產托管“八良法”。2020年,該縣從縣級層面提出“在全縣大力推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制定印發《蕭縣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發揮政策的牽引和撬動作用,促進形成政策導向效應、疊加效應和杠桿效應,帶動生產托管的重點和關鍵環節取得較大突破,農業社會化服務領域不斷向縱深拓展。
不僅如此,蕭縣大力支持優良種子的研發、繁育、推廣工作。2020年,收集各類農作物種質資源和育種材料600多份,組配優良小麥雜交組合216個。同時,大力推廣“四適”播種、機械條播和播后鎮壓等先進種植技術,選用配方肥、緩釋肥等5種肥料,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等5大施肥技術,開創藥劑拌種等先進技術。加大研發投入,使用作業精細、功能顯著、優質高效的農機裝備,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和能力不斷提升。
蕭縣通過分層分類培訓、完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等措施,建立了一支能下地服務、能操作裝備、能管理團隊的優秀農業服務隊伍。目前已累計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等高素質農民6000人,開展基層農技人員縣級能力提升培訓3000人次,進一步夯實農業服務人才根基。
生產托管服務的推廣,使得該縣耕地成方連片并增加了10%的耕地面積,提升了耕地質量及糧食產量、品質,促進農業生產整體升級,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村集體經濟壯大、服務組織發展”多方共贏的良好效果。
責任編輯: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