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1 09:25:00
公園建在進村道路旁,誰能想到,此處早年是一塊閑置地,“臟亂差”問題嚴重,后來村委會通過人居環境整治,在此地建起了一座小公園。如今,漫步在陜西省楊陵區五泉鎮王上村,無限美好的田園圖景在眼前徐徐展開,處處彰顯著新時代鄉村的“顏值”和“氣質”。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治理的一項重要任務。
近年來,楊陵區以“暢通、平安、舒適、美麗”為目標,把“環境衛生指數”與村民幸福指數掛鉤,讓環境治理成為村民“自家事”,并探索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環境治理的楊陵樣板。
一個善治的金點子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展鄉村治理,是一項十分復雜而艱巨的工作。門前屋后的“臟亂差”不僅僅是環境問題,更是鄉村治理的重點難點,如何掃掉村民多年的陋習,掃出鄉村的文明新風,這道難題擺在了王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李社宏的面前。
“鄉村治理工作之所以難,就在于很多工作干部干、群眾看、不參與,還有部分群眾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李社宏說,要想實現農村新面貌,首先要轉變村民的思想觀念。
“無論是村委會一級,還是組委會一級的,我們不能放松,衛生問題要隨時指出,隨時糾正。”李社宏就村上衛生環境問題進行安排時常說,我們要以“常態長效”為抓手,強化組織,落實責任,不斷改善農村面貌,營造生態、宜居、宜業的優良環境。
對此,楊陵區制定出臺《農村(社區)社會治理積分制管理工作實施意見》,明確村(居)民、家庭、黨員、村(社區)工作人員等4類積分對象,細化人居環境等5類積分項目,以精神鼓勵、政策激勵等為主抓手,有效激發了鄉村治理活力,改善了鄉村風貌。
目前,全區已有2065戶3795人參與積分制活動,累計開展積分活動199次,積分達到8.87萬分。
一個喜人的小變化
從曾經的“問題村”“軟弱渙散無紀律村”,到現在的“全國旅游鄉村”“生態宜居鄉村”,王上村向前邁了一大步。
王上村三組組長王康寧對近年來村里衛生環境發生的轉變頗有感觸。他說,自從村上以村規民約倡導垃圾分類后,村民們逐漸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再到處亂扔垃圾了,村子也變得越來越干凈、整潔。
“我們村現在空氣好、衛生好、環境好,房前屋后清潔寬敞,抬腳就是小公園,晚上出門就能散步,住的比城里還要舒服。”王上村村民張秀芳站在垃圾分類亭旁,一邊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桶,一邊自豪的說:“你看,現在我們村到處都是干干凈凈的,沒有人亂丟垃圾,就連小孩都知道垃圾分類。”
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王上村的環境越來越好,和以前相比變化特別大,村民都積極踴躍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中,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談到現在舒適的生活環境,王上村村民紛紛豎起大拇指,露出了滿意的微笑。笑臉不僅來源于干凈整潔的村容村貌,更因為全體村民環保意識的增強。
目前,全區共有農村保潔員409名,垃圾專用車12輛,垃圾桶4000個。2020年,建設污水處理設施30處,雨污管網64575米,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命名美麗宜居村20個,評選美麗庭院45戶。
一份滿意的成績單
對于整治效果,李社宏頗感自豪。幾年來,王上村先后榮獲陜西省“鄉村旅游示范村”“陜西省美麗宜居示范村”等榮譽稱號,被省財政廳確定為“集體經濟發展試點村”,被省文化和旅游廳推薦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被住建部列為共同締造精選試點村。
隨著王上村環境和基礎設施的不斷提升,王上村村民對環境衛生、村集體榮譽愈發重視,如今的王上村一步一風景,處處是畫卷,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前來“打卡”的游客。
“現在來游玩的人多了,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我們很滿意。”李社宏坦言。不僅如此,王上村還通過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閑置住宅,開展“廢物”利用,成功探索出了實現生產空間集中化、生活空間舒適化、生態空間優美化的典型路子。
近年來,楊陵區以黨建為統領,從細微入手,漸次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探索出鄉村文明、鄉村治理新模式,激發了群眾的自主性,讓鄉村更加宜居宜業、充滿活力,不斷提升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