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9 09:28:14
本報記者 楊磊
“粘蟲板、誘捕器、殺蟲燈、粘蟲帶等病蟲害物理防治措施實現農藥減施增效,豆菜輪茬、秸稈還田、追施農家肥,增加土壤的有機質。”8月2日,在延安市寶塔區盈收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130畝的有機果園里,一株株新品種蘋果樹,桿壯葉肥,理事長馬斌說,合作社嚴格按照綠色有機果園的要求進行管理,2017年建的果園,2020年初掛果,果品質量明顯高于普通果。
近年來,延安市加快綠色有機果園發展步伐。“果畜沼”生態循環果園建成47.1萬畝、沼氣池10.4萬口、集雨窖7.7萬口、防雹網24.5萬畝;推廣“豆菜輪茬”498.6萬畝;燈、板、帶、芯等綠色防控技術基本普及;種草覆蓋、中耕施肥、病蟲防控等機械化水平明顯提高,截至2020年底,全市建成綠色有機蘋果生產基地130.3萬畝。
產得出,要賣得好。2017年延安市提出蘋果后整理,通過快速提升設施裝備水平等系列措施,實行分級銷售、錯峰銷售,提高效益。目前,全市冷(氣)庫貯能達到147.3萬噸,占全省27%。建成智能化立體式冰溫氣調庫2個6萬噸,配置冷運車110輛,冷運能力2727噸/次,基本實現了周年供應和“當日鮮”。建成智能選果線103條,選果能力每小時350噸,占全省76%。建成果品交易集散市場74個,分批采收分級銷售達到90%。4家企業成為蘋果期貨交割倉庫和車船板。
為了讓蘋果賣上好價錢,延安市積極推進品牌建設、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在打造好“延安蘋果、洛川蘋果”這兩塊金字招牌的同時,不斷提升延安蘋果品牌價值和效益。
“洛川蘋果”品牌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品牌價值高達687.27億元,位居中國水果類第一名。“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基地”品牌體系正在形成,“洛川蘋果”授權企業349家,“延安蘋果”授權企業186家,并建成品牌直銷店359個。全市培育企業品牌98個,6個企業品牌和中國果品百強品牌、5個企業獲中國果業百強品牌企業,2個合作社獲中國十大果品專業合作社。
為了拓展增收渠道,延安市委、市政府創新聯農模式,出臺了《關于加快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推動蘋果產業后整理工作措施的意見》,堅持把建立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作為蘋果產業后整理的關鍵,支持企業、合作社與果農建立契約、分紅、股權等合作關系,將果農牢牢鑲嵌在全產業鏈上。同時,不斷總結推廣“企業+合作社+果農”等聯農帶農模式,涌現出黃陵青和“兩免兩減一拓展”、宜川互生“企業+基地+農戶”、延長中果“期貨+保險”等典型模式。2020年,優選了50家龍頭企業與68家合作社、10493戶果農建立生產基地7.97萬畝,推動企農合作方式由“松散型”向“緊密型”轉變。
據了解,延安是全國蘋果面積最大的地區,栽植面積400.2萬畝,產量370.4萬噸,近百萬人從事蘋果產業,占到全市農業人口的60%以上。
“到2025年,果業轉型升級全面完成,果業現代化基本實現。產業布局合理、栽培品種優良、生產技術先進、設施裝備精良、經營機制高效、果品質量優越、經濟效益顯著、生態環境友好,努力把延安建成中國一流蘋果研發生產貿易基地,天藍、山綠、水清、氣潔的美麗果鄉,將成為圣地延安的特色與典范。”延安市果業中心主任路樹國面對未來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