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3 17:01:49
滿眼翠綠的茶創小鎮。本報記者 王婕妤攝
本報記者 王婕妤 特約通訊員 李軍
6月28日,熱浪襲人,位于商洛市山陽縣漫川關鎮黃花嶺的茶創小鎮,翠綠的茶樹叢中,彌漫著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萬畝生態有機茶園在高山群峰間錯落分布,好似一幅濃墨重彩的山水畫,美不勝收。
近年來,黃花嶺茶創小鎮依托當地良好的生態資源發展茶鄉體驗游,在傳統茶產業基礎上催生出茶園旅游新業態。短短幾年,這里荒山變茶山、茶園變公園,走出了一條以茶興業、以茶興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新路子。
昔日荒山變茶海
“抬頭一線天,低頭是深淵;喊聲聽得見,握手要半天。”這是昔日人們對黃花嶺的評價。
黃花嶺是山陽縣漫川關鎮與寬坪鎮的分水嶺,山體碎石風化,草木難以成活,屬生態脆弱的區域之一。寬坪鎮甘溝村黨支部原書記馮厚山回憶說:“40年前,為了生存,村民曾在這里大面積種植黃姜,隨著市場波動,黃姜價格下降,種植量逐漸減少,曾經欣欣向榮的山地漸漸荒蕪。”
后來,當地高中畢業的許紅飛看著一片片撂荒的土地,開始合計利用閑置土地進行創業。
“如果借鑒商南的成功經驗,在山陽種植茶葉也是一個很有前景的項目。”經過一番認真思考,許紅飛先后去商南、漢中考察學習,堅定了利用閑置土地種植茶葉的信心。
1995年秋,許紅飛籌集資金100萬元成立茶產業專業合作社,流轉了村上100多戶群眾的2000畝坡耕地,在黃花嶺上建成了第一片茶園。2005年6月,許紅飛注冊成立山陽縣雙橋茶葉專業合作社。兩年后,他又成立山陽縣金橋茶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橋茶業”)。之后,他在此基礎上打造了茶創小鎮。
如今在黃花嶺,提到茶創小鎮,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金橋茶業通過土地流轉和龍頭企業帶動的方式,興建了萬畝生態有機茶園,吸納當地群眾創業就業,致富增收,在黃花嶺上架起了致富的橋梁。
發展茶產業 走上致富路
選準了發展路子,意味著找到了致富“金鑰匙”。
通過幾年的努力,許紅飛將昔日的荒山變成了萬畝生態有機茶園,發展茶葉種植1.2萬畝,吸引漫川關、寬坪兩鎮7村3000多戶村民投身茶產業。金橋茶業還探索出免費供種、免費培訓、土地入股、資金入股、茶園托管5種模式。
“我家把30畝地入股到公司,一年能領5000元分紅。我常年在這里打工,每月工資3000元,有了這兩項穩定收入,生活就有了保障。”甘溝村村民王世榮說。
村民從茶葉基地受益越來越多,對茶產業發展越來越有信心。在金橋茶業的帶動下,黃花嶺5個村種植茶葉面積超過2萬畝。
村因茶而美,民因茶而富,山因茶而綠。如今的黃花嶺,白瓦房、小洋樓取代了土木房,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曾經遙不可及的致富夢變成了現實。
以旅促茶 融合發展
黃花嶺群山連綿,四野碧翠,鳥語花香。每到采茶旺季,這里人山人海。
一輛輛滿載游客的汽車駛進小鎮,成千上萬的游人在茶創小鎮里盡情享受“醉氧”的喜悅,還有被萬畝茶園的壯美吸引而來的攝影愛好者、網紅達人……
“每年春季,這里都會舉辦茶葉采摘活動,游客可以游覽茶園,親手采茶,現場觀看茶農炒茶、制茶,品嘗剛剛制好的新茶。”許紅飛告訴記者。
6月8日,金橋茶業在茶創小鎮打造的紅色主題展覽館開館。“讓紅色革命種子在綠色的茶山上生根發芽,將革命歷史、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傳播出去。”山陽縣副縣長金雪華說。
如今,總投資2.5億元的茶創小鎮已初具規模,一個集茶園體驗、休閑養生、生態農業觀光、美麗鄉村游與重點景區游為一體的多元業態、綜合產業正在形成。
“目前,茶創小鎮已經建成600畝集婚紗攝影基地、茶尖飛屋、山頂塔樓風車、茶海漫步懸空棧道等為一體的休閑觀光區,節假日會吸引許多游客前來觀光體驗。未來,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將茶創小鎮打造成為游客體驗采茶、休閑度假的旅游勝地。”許紅飛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