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5 09:50:05
近年來,廣西平果市緊緊抓住農業產業發展“牛鼻子”,以推動產業振興為目標,“四立足”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不斷發展壯大農業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一是立足資源稟賦,推進農業產業“特色化”發展。平果市充分利用生態優勢和資源稟賦,發展“山上經濟”“欄里經濟”“水面經濟”等三大種養殖經濟,形成林下雞、桑蠶、油茶、生豬、牛蛙、蝦等特色產業。出臺系列農業扶持和補貼政策,加強與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創建“鋁都紅”基層黨建示范帶和農業科技示范區,引導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培育農業農村經濟新業態,形成“農業+商貿、農業+電商、農業+旅游”等多種模式融合發展,加快推動特色農業發展。
二是立足生產基地,推進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平果市圍繞“調結構,提質量,創品牌,長鏈條”的發展思路,引進龍頭企業,創建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完成231個現代化特色農業示范區(園、點)建設,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輻射帶動鄉鎮建設生態種養基地,打造一批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備案基地、“圳品”生產基地,叩開農民增收致富門。2020年,平果市被認定為自治區級農產品加工集聚區,榮獲自治區“家庭農場”示范縣稱號。
三是立足品牌驅動,推進農業產業“品牌化”發展。平果市深入推進品牌強農戰略,推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打造電商供應鏈管理體系,制定互聯網農產品標準,緊抓品控檢測和產品溯源、塑造區域公共品牌,暢通產銷渠道,成功打造平果土雞、平果冠強火龍果、“百林雞”等系列知名品牌,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434家,家庭農場532家。加快“三品一標”產品培育,成功打造古州茶青、紅茶、綠茶等6個有機農產品,培育甜椒、柑桔、活雞等3個無公害農產品,成功申報“平果桂中花豬”地理標志。
四是立足數字農業,推進農業產業“智慧化”發展。依托平果市為“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機遇,持續完善農村數字網絡覆蓋,著力打造“數字鄉村”,用數字賦能加快農業產業振興步伐。目前,全市已建成1個縣(市、區)級“益農信息平臺”運營中心,益農信息社標準站、專業站、簡易站共519個,171個行政村標準站建設覆蓋率達到100%。基于互聯網的新型農業產業模式,深入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完成102個服務站建設,行政村服務覆蓋率96.7%。搭建線上線下扶貧產品銷售專區,開展市長直播帶貨等活動30余場,實現銷售扶貧農產品200余萬元,帶貧益貧880余人。2020年以來,農村電商網絡零售額達1.9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