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2 15:22:26
一、產業扶貧與農業園區建設相統一
聚焦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統籌推進“11+22”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實施“農業園區+特色鎮+特色林盤”發展模式,推動荷橋村等7個鄉村振興發展組團建設,加快推進東進新希望、藍劍天府農業示范園等重點項目建設,新發展現代農業產業1.22萬畝,農業規模經營率提升至60.7%。以成都·大涼山農特產品加工貿易園區建設為引領,構筑以綠色食品、臨空服務為主,總部經濟、文化旅游為輔的“2+2”產業體系,著力建設全國一流跨區域合作示范園區、國家級產業扶貧示范園區、全國民族團結合作示范園區。
二、基礎補短與城鄉發展均衡相統一
以縣域為整體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加快飲水安全提升、農網改造升級、農村道路提質、信息網絡覆蓋延伸等20個方面的項目建設,化解資源配置不均衡的矛盾,推動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權益平等化。目前建制村道路硬化率達100%,4G網絡和光纖信號全覆蓋,“零就業家庭”全面消除。
三、物質脫貧與精神家園塑造相統一
成立636個“四合一”集體經濟組織,探索“產業園區+國資公司+貧困村+貧困戶”等發展模式,高質量打造簡陽數字鄉村產業功能區(簡陽市扶貧產業功能區),2020年,貧困戶家庭年人均純收入12670元,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761萬元。實施“脫真貧、結良緣”行動,成立鎮(街道)、村(社區)、組三級“紅娘幫幫團”,建立“心相守”流動服務站,構建“紅娘幫幫團+服務”模式,通過舉辦大型相親會、建立相親群等形式,精準牽線搭橋成功上百對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