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5 10:00:00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首先提到要依托鄉村特色優勢資源,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把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城,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5月29日,農業農村部在河南漯河召開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建設現場推進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社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國家農擔公司等單位代表和各省(區、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部門負責同志170余人參加會議。
農業全產業鏈是農業研發、生產、加工、儲運、銷售、品牌、體驗、消費、服務等環節和主體緊密關聯、有效銜接、耦合配套、協同發展的有機整體,對推動鄉村產業發展有重要意義。
打造農業全產業鏈,能夠聚集農業多種功能,提升鄉村多元價值。一是能發揮農業食品保障功能。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讓消費者吃飽、吃好、吃安全、吃健康、吃愉悅;二是能發揮農業生態涵養功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開發綠色生態高附加值的產品,遵循高效利用的循環經濟。三是能發揮農業休閑體驗功能。催生“農業+”鄉村新產業新業態跨界融入現代要素和時尚元素,拓寬跨界就業、跨越增收機會。四是能發揮農業文化傳承功能。讓文化之美,為鏈條鑄魂,以文化之力,為鏈條賦能,傳承民族文化,推進產業創新。
打造農業全產業鏈,能夠拓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抓住“糧頭食尾、農頭工尾”,以分工協作為前提、以規模經營為依托、以利益聯結為紐帶,將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以及育種公司、農資供應、科研團隊、技術培訓、生產服務和貸款擔保等主體一體化打造,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以此為載體延伸農業生產、加工、流通、服務等增值增效鏈條,實現循環增值、梯次增值、全鏈增值,讓農民多環節就業增收。
打造農業全產業鏈,能夠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構建新發展格局。一是瞄準國際標準。擴優勢、補短板、延鏈條,制定推動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聯動發展、合理布局的路線圖、施工圖,避免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二是打造核心優勢。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圍繞鄉村產業發展中面臨的原料靠進口、加工在城市、供需有矛盾等問題,統籌布局一批產業基礎安全可靠、產業鏈條健全完整的新項目,挖掘項目背后的創新技術、經營理念,為創制農業全產業鏈關鍵技術裝備做基礎,減少對外依賴。三是完善體制機制。通過建立公共化平臺、打造上中下游體系,解決縣域鄉村產業價值鏈低的問題,提升縣域農業主導產業現代化水平,從而順應消費升級需求,保障產業發展各環節有機銜接、協同聯動,對接更多市場渠道,推動農業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加速鄉村產業創新發展,持續做大縣域生產總值增量和總量,為新發展格局形成提供堅實的內需戰略支點。 (據《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