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6 09:53:46
5月21日,記者走進涇陽縣云陽鎮大里村,大棚里的西紅柿長勢喜人。該村淇輝蔬菜專業合作社社員王忠林正在自家大棚內采摘普羅旺斯西紅柿。一個個晶瑩剔透、紅彤彤的果實,宛如一顆顆紅寶石,源源不斷地為村民帶來財富。
王忠林曾是貧困群眾。如今,他通過發展蔬菜種植產業,擺脫了貧困,走上了致富路。群眾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發展,得益于近年來咸陽市牢牢把握綠色農業、現代農業、循環農業、休閑農業這一系列發展方向,借助政策引領和項目支撐,不斷做細做實、做大做強相關產業。同時,咸陽市著眼“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取得了扎實成效。
創造財富 凝聚人心
如何創造財富,助貧困戶脫貧,讓群眾致富,唯有因地制宜發展產業。
涇陽縣蔬菜中心副主任劉勇說,蔬菜產業是涇陽縣主導產業,近年來涇陽縣蔬菜產業發展迅速,尤其是西紅柿產業。全縣西紅柿種植面積達10.6萬畝,年產量63萬噸,產值12.7億元。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38萬多畝,年產量180多萬噸,產值23億元,已成為群眾增收的重要產業。
為了幫助群眾更好地發展蔬菜產業,涇陽縣發展專業合作社100多家。
淇輝蔬菜專業合作社是涇陽縣眾多專業合作社中頗具特色的一家。該合作社理事長鄭輝說,淇輝蔬菜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投資1000多萬元。目前發展大棚西紅柿種植3000畝,吸引周邊300多位村民加入合作社,實現了集體與個人共同發展、共同致富。
王忠林告訴記者,今年西紅柿長勢好,通過電商銷售價位也高,前一陣有一茬西紅柿賣了4萬多元。沒加入合作社前,各家各戶單打獨斗,沒有技術,缺少信息,種出的西紅柿品相不好,市場不認可,有時還會賠錢。2015年,村里成立了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脫貧心切的王忠林果斷加入,成為第一批社員。自那時起,從選苗到種植再到銷售,有了專業人員指導,他種出的西紅柿品相好,賣價也高。
正是靠著種植蔬菜,2020年王忠林一家摘下了貧困戶的帽子。像王忠林這樣曾經的貧困群眾,淇輝蔬菜專業合作社吸納了80戶222人。貧困戶脫貧奔小康的過程,也是合作社發展壯大的過程。
如今,咸陽市專業合作社累計達5767家、家庭農場達1535個,探索出了土地入股、保底分紅、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模式,把分散的農戶凝聚在一起,在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過程中,匯聚起強大力量。
“龍頭”帶動 產業發展
鄉村振興,離不開“龍頭”帶動。近年來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力日益增強,咸陽市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達231家,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67家,市級160家。在這些企業帶動下,全市農產品加工發展迅猛,咸陽已成為全省第一食品工業大市,產值達1000多億元。
5月22日,走進彬州市瑤池農耕體驗園,記者耳目一新。該園區去年3月開始建設,由城關街道與禮泉白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按照“黨組織+企業+農戶(貧困戶)”的模式合作建設,打造集觀光、采摘、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新型扶貧產業園。
該園區主要種植蘋果、櫻桃、葡萄等,在果品種類選擇上,全部選用行業領先、市場前景好的優良品種。該園區由陜西太乙禮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全程托管,通過建立科學的利益聯結機制,在帶動西街、瑤池頭等7個村237名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的同時,輻射帶動全街道各村增加集體收益。
如今,彬州市借助龍頭企業帶動,大力發展特色現代農業,收效顯著。全市現有海升集團、正昊公司、康泰公司、溫氏集團等農業龍頭企業12家,絲路天臺、長豐正果業、天利合、同裕果業、斯味特乳業、紫豐養殖等企業發展規模不斷壯大,農業轉型升級和農業產業現代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發展休閑旅游 打造全新鄉村
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和休閑觀光農業,有助于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
說起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不得不提位于禮泉縣煙霞鎮的袁家村。
5月19日,雖然不是節假日,但袁家村人氣依然很旺:小吃街里香味撲鼻;酒吧街上歌聲飄蕩;茶館里,游客一邊品茶,一邊享受著鄉村悠閑的慢生活。如今袁家村年接待游客600萬人次以上,年旅游收入超過10億元,帶動周邊10多個村的農民富了起來。
袁家村很早就開辦農家樂、打造小吃一條街,先后引進關中乃至全省、全國的300多種小吃;為了留住游客,2012年,袁家村又開始打造酒吧街,發展夜經濟;為了可持續發展,2016年,袁家村又向產業經濟轉型,充分利用作坊街、小吃街、農家樂、鄉村客棧等創業平臺,逐步打造“前店后廠”經營模式,擴大酸奶、辣子等食品的產銷量。
通過村民入股、交叉入股,袁家村全體村民形成了一個緊密聯系的利益共同體。目前,村里已形成豆腐、酸奶、醪糟、辣子等30多個作坊和小吃街股份合作社,均由村委會下屬公司經營,根據收益情況進行利潤分成,不僅富了本村村民,還輻射帶動周邊農民過上了好日子。
5月21日上午,記者走進永壽縣甘井鎮云集生態園,茂盛的植被、清新的空氣,令人心曠神怡。該園區通過建設優質柿子品種引進、繁育、標準化種植、深加工基地,示范、輻射、帶動當地柿子產業發展,同時還打造了藍溪書院、藍溪博物館、云門驛棧、云天湖、云集酒莊等一批旅游景點,不僅讓游客體驗到鄉村田園式慢生活,還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
涇陽縣王橋鎮社樹村通過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打造了老城墻農家樂、木屋民宿、美術大院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給當地群眾帶來更多增收渠道。目前,社樹村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為該縣鄉村振興提供了社樹模式。
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近年來,咸陽市農村一、二、三產業持續融合,特色產業發展加快,群眾收入不斷增加。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群眾越來越富裕,鄉村越來越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