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要高產,品種是關鍵,5月18日上午,以“創新驅動種業翻身科技引領種業未來”為主題的2021年楊凌小麥新品種觀摩團一行,走進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扶風豆村農場,現場觀摩了解了著名小麥育種家趙瑜選育的武農981、武農988等新品種。

Δ趙瑜位于扶風豆村農場的小麥育種基地小麥長勢健旺
臨近麥黃時節,在經歷了一番風雨考驗后,很多麥田成片倒伏,而在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扶風豆村農場的60畝麥田里,一株株麥苗沐浴著初夏的陽光,茁壯的生長著,麥苗長勢良好,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在農場,觀摩團被眼前長勢健旺的麥苗所吸引。

Δ趙瑜為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孫礦玲介紹小麥新品種情況
“武農981、武農988突出特點是莖稈特別粗硬,抗倒力強,矮稈早熟,穗大粒多粗重,在高產栽培條件下,穗粒數可達60以上,千粒重60克以上,因而產量比較高。”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小麥育種專家趙瑜介紹說,要發揮最大增產潛力,還得研究制定產量結構。

Δ趙瑜為觀摩團介紹育種基地小麥新品種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豆村育種基地始建于1965年,占地面積60畝,學院研究員趙瑜在基地定位扎根,植根于農民群眾之中,堅持育種研究半個多世紀,先后育出9個小麥品種,累計推廣面積達8000多萬畝,遍及黃淮麥區,為農民增收48億元。為我國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打好種業翻身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強調,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趙瑜扎根豆村農場半個多世紀,在小麥新品種的科研路上躬耕前行,小麥新品種接連問世,貢獻卓著,詮釋了一位育種家的初心使命。

Δ趙瑜為觀摩團介紹育種基地小麥新品種

Δ觀摩團聆聽趙瑜介紹小麥新品種的性狀
據悉,趙瑜通過遠緣雜交的方法,歷時20多年的研究,最新育成的大穗大粒優質超高產小麥品種“武農981”、“武農988”,已通過國家審定,并大面積推廣種植,這將對提高我國小麥單產和綜合生產力,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重要作用。

Δ觀摩團一行與趙瑜合影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陜西省農業農村廳、陜西省科學技術廳、楊凌示范區管委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主辦,楊凌種業創新中心承辦,許昌市人民政府、徐州市人民政府協辦。旨在觀摩考察小麥示范品種性狀表現,推動小麥種業技術進步,搭建小麥產業發展平臺,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農業生產,筑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王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