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 首頁 > 農機 > 正文

如何降低小麥機收損失率?

2021-05-08 15:00:06   

在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后倉村,一臺聯合收割機在田間作業。 鐘偉 陳清林 攝

“收麥如救火,龍口把糧奪。”小麥收獲作業是小麥生產的重要環節,是奪取豐產豐收的最后一道關鍵程序。小麥收獲工作量大、時間集中,容易受自然災害的影響,而小麥機械化收獲可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優的質量完成作業,避開自然災害的侵襲,確保豐產豐收。據統計,2019年我國小麥機收率已達97%左右。但據有關調查,小麥平均收獲損失率為4.7%,收獲損失是小麥糧食最大的損耗,這與其機械水平、收割時機、品種特性、收獲作業操作水平等因素密切相關。為什么小麥機收在整個生產環節中損失量最大?有效的減損方法有哪些?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機械化崗位科學家、河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教授王萬章,來聽聽他的高見。

找準病因:作業面積小、沒有適時收獲、操作不規范

“小麥聯合收獲機單次作業面積普遍較小,據某主產區調查統計平均為10畝左右。其中單次作業面積小于10畝的地塊占75%,單次作業面積大于10畝的占25%。”王萬章總結道,加上小面積種植,地塊分散,收獲作業存在路徑折返等現象,是造成小麥聯合收獲作業效率低,小麥田間收獲損失增加的原因。

“此外,小麥收獲機在小麥秸稈蠟黃、籽粒蠟熟、麥穗潮濕的情況下,脫粒滾筒對物料作用時間長、作用力大,因此籽粒破碎多,收獲質量差。”王萬章告訴記者,而且小麥處于過熟狀態時,小麥籽粒易脫落,小麥莖稈也會變得干枯,脆性增加,易引起倒伏或折斷,從而造成田間小麥落粒損失。

在操作層面,手動調整軸流小麥收割機的凹版間隙相對煩瑣,且精確度不高,當用較小的凹板間隙收獲較干燥的小麥時,會增加清選系統的負荷,堵塞篩孔,籽粒灑落地面,收獲損失增加。“機手在使用小麥聯合收獲機作業時,掉頭轉彎次數頻繁也是原因之一。”王萬章說,由于一些機手操作不規范,邊轉彎邊收割,或者通過減小油門的辦法來減速,降低了發動機和收獲機脫分裝置轉速,小麥穗頭未脫粒或未脫凈就被排出,造成小麥機械收獲籽粒損失率增大。

對癥下藥:農機農藝融合、安全使用并快速維修

“當前,我國小麥機械化收獲急需小麥低損收獲關鍵技術和大喂入量谷物聯合收獲機。”王萬章一語中的。在技術方面,比如收獲機智能測控設備可監測小麥聯合收獲機的技術狀態,調整相關作業參數,減少小麥機收損失。即根據小麥收獲環境,通過調整聯合收獲機割臺高度、前進速度、滾筒傳遞、脫粒滾筒與凹板間隙大小,降低小麥田間機收損失率。此外,還可通過對聯合收獲機關鍵部件,如脫粒滾筒結構的設計、線速度和脫粒間隙的設置減少擁堵、飛濺等各種損失。

“在具體機型上,要想滿足小麥高效、快速的收獲要求,需要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小麥收獲機,以及具有作業狀態感知、智能化控制技術的智能化小麥收獲機械技術裝備。”王萬章指出,其中,大喂入量谷物聯合收割機首當其沖。

“其實國外發達國家的小麥聯合收割機已經比較成熟,它們均搭載大功率發動機,最大達到580.7千瓦。且喂入量大,普遍在每秒12公斤以上,最高可達每秒15公斤。以縱軸流或切縱軸流組合脫粒技術為主,智能化水平和可靠性均較高。”王萬章說,而國內的話,國產每秒6-8公斤橫軸流小麥收獲機是主要使用機型,技術已經成熟,市場也認可。為了提高谷物聯合收割機的喂入量和適應性,實現一機多用,目前國內相關企業已經紛紛開展了縱軸流谷物聯合收獲機的研發。縱軸流聯合收獲機具有脫粒行程長、分離面積大,對潮濕、難脫作物適應性好等優點,已成為谷物聯合收獲機械重要的發展方向。

除了對機械本身的技術要求,其他農藝技術對于小麥機收減損同樣不可或缺。比如,要想實現快速高效機械化生產,小麥就得是株型緊湊或者半緊湊,分蘗成穗率高,穗層整齊度好;根系發達、莖稈堅韌,抗倒伏,抗穗發芽能力強;抗病性強且成熟是落黃好的品種。此外,小麥適時收獲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俗話說:“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收獲過早,小麥灌漿不充分,籽粒不飽滿,影響產量;收獲過晚,不僅易落粒折穗,且使千粒重降低,豐產不豐收。因此,應該等到蠟熟后期收獲。此時植株莖稈已全部變黃,葉片枯黃,莖稈尚有彈性,籽粒已全部轉黃,內部呈蠟質狀,含水率在22%左右,干物質積累達到高峰,品質好,產量最高,生理也完全成熟,是收獲的最佳時期。

“最后,小麥聯合收割機構造復雜,在使用當中機械經常會出現故障,使成本不斷增加,降低效率。因此,小麥聯合收獲機的安全使用與快速維修也應引起注意。”王萬章提醒道,農機管理部門和聯合收獲機生產企業要重視聯合收獲機操作人員培訓,小麥聯合收獲機使用需要很好的技術素養和操作技能。機手操作技能是小麥收獲安全作業,高效減損的最重要保障。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駕駛員在起發動機前,應認真檢查變速桿、主離合器操縱桿、卸糧離合器操縱桿是否處在空檔或者分離位置。同時在起發動機前,必須發出信號,確認機器周圍無人靠近。當作業出現故障時,必須停車熄火處理,變速桿放空檔位置,分離脫谷離合器。故障排除后,所有駕乘人員歸位后,才能重新啟動機器作業等等。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