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8 09:54:10
產業振興是助力農戶致富的根本之策。近年來,四川鐵騎力士實業有限公司瞄準農戶養豬“養怕死”“銷怕賠”“等靠要”等核心問題,有效破解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農戶“養不上豬、養不來豬、養不好豬、養不起豬”等重大難題,成功引領散戶養豬加速進入現代生豬產業發展軌道。
在了解了喜德縣實際需求和自身特點、資源優勢后,按照農牧食品行業參與產業振興的規律,以生豬產業培植為抓手,公司全面構建生豬代養產業振興體系。推行“龍頭企業+代養農場”模式。圍繞品種優良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要求,實施降成本、優質量、增效益目標。以生豬產業發展為根本,統一設施升級、統一提供豬苗、統一提供飼料、統一提供藥苗、統一技術規范、統一回收價格、統一品牌銷售,切實授人以漁,并持續完善養殖技術規程和利益分配機制。
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戶的致富能力,公司實行彝家代養農場職業技能大提升活動,并推行“公司技術員+彝家養殖員”模式,大規模培育職業養豬人,進行“一對一”結對指導。為智力扶貧、職業養豬人成長提供低成本、高性能解決方案。公司下派10名知名專家,實行常年指導和不定期指導,精準解決農場主沒技術、不會養等難題。還以“豬苗物料墊資”為抓手,增強彝區產業帶動能力。公司按照協議價將仔豬提供給代養農場,有效解決“養不上豬”難題。飼養過程中所需豬苗、飼料、藥品、疫苗等,均由公司記賬墊資提供,精準解決“養不起豬”難題。除此之外,“風險兜底”工程切實增強了彝區產業抗風險能力。針對傳統生豬養殖“資金借貸風險、生豬撲殺風險、豬價下跌風險、虧損背負債務”等“四怕”難題,鐵騎力士量身定制多項補短板措施。比如墊資仔豬、物料費用,2020年出欄4000頭的代養場平均墊資1300萬元左右;重大疫病撲殺生豬由企業承擔;執行“保護價+提成價+補貼”利益聯結機制,回收價不與肥豬市場虧損價掛鉤,肥豬回收價每公斤超過16元;代養酬金依據生豬重量、出欄率、料肉比等養殖實績與企業結算,實現重大養殖風險“全兜底”。
民營企業是產業振興的重要力量。“堅持走代養化道路”是大涼山生豬產業振興工作的主要方向,讓彝區百姓看到代養的實惠性是代養模式成功的關鍵。“政府政策性支持、企業豬苗物料墊支、農戶代養參與”是喜德生豬代養新路的核心。1211代養農場高效模式即:1個養殖農場,每批出欄2000頭,1年代養期,酬金100萬元左右。讓產業鏈供應者、流通者與養殖農場產生重要合作點,讓“企場”互助共同化、互補共同化、互利共同化。
龔利安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碩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