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6 09:45:03
夏季是養殖魚類大量攝食,快速生長的最佳時期,同時又是洪災和魚病暴發流行的季節,惠農網小編提醒,夏季魚塘養殖管理要以下四項工作。
一、增強抗洪災意識。
夏季是暴雨洪災集中期,養殖戶要增強抗洪災意識,勤巡查魚塘周圍的防洪排水渠、塘基進出水閘,防止崩漏塌方,發現險情,馬上搶修,防患于未然。
二、注意調節水質。
1、用生石灰調節水質。夏季是暴雨洪災季節,山洪暴發沖下的黃泥漿水容易涌入池塘,這些水都是酸性水體,故要定期用生石灰調節水體ph值。一般每畝1米水深用生石灰15-25公斤化水全池均勻潑灑,每15天一次,使ph值在7.5-8.5之間。
2、定期用微制劑調節水質。常用的微制劑有光合細菌、芽孢桿菌、em菌等。特別是長時間的大雨過后,魚塘環境嚴重創傷,水體微平衡嚴重破壞,必須適時使用微制劑,修復微循環,營造良好魚類生長環境。
3、定期沖水換水。特別是大雨過后,一般魚塘的水比較渾濁,容易惡化,在穩定后要適時沖水換水,使養殖水體保持肥活嫩爽。
4、適時開動增氧機,抓住每個晴天中午開啟增氧機增氧,并在清晨低氣壓魚類將會浮頭時開動增氧機增氧,如果塘口面積大,開增氧機一時解決不了浮頭問題時,要馬上用化學增氧劑急救,防止魚類因缺氧死亡。
三、科學投放飼料
飼料的質量和投飼方法是保證養殖產量和增強養殖魚類對疾病抵抗力的重要措施。夏季飼料投放嚴格按照“四定”原則,投餌時堅持慢——快——慢的方法。投飼量應根據天氣、水溫和魚類活動等情況靈活掌握,一般晴天多投,陰雨天少投,投餌量為魚體總重量的3﹪~5﹪,同時保證飼料質量,避免投料過多既造成浪費又敗壞水質。
四、積極防治魚病。
夏季高溫多雨,是魚病暴發流行季節,病毒、細菌、寄生蟲、藍綠藻類暴發,易導致魚類生病死亡。
一般定期用漂白粉、強氯精、殺菌靈等含氯藥物進行水體消毒殺細菌病毒,用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5:2)撲殺寄生蟲和藍綠藻類,用生石灰調節水體酸堿度,同時投喂漁家樂、魚病康、肝膽康等內服藥餌,提高魚體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