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2 11:19:14
補短板放大招
●兩個優先 優先滿足農機經營組織對資金的需要,優先滿足農機生產經營組織的品目需求
●一個推動 積極推動將水稻育秧、糧食烘干等成套設施裝備納入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范圍
●一個繼續 繼續開展農機購置補貼綜合獎補試點,對水稻育秧移栽等4個環節給予作業補貼
□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佳
“我們用機械化育秧,一畝秧苗能栽120至140畝水田,既節約人工,又保證出苗,增加產量。”如今春耕正當時,4月8日,在夾江縣樂天農業機械化服務專業合作社內,工人們正忙著新一季的育秧工作。當天,四川省農機春耕生產現場會就在夾江縣舉行,會議明確要抓實抓緊“五良”(良種、良法、良制、良田、良機)融合推廣示范,加快補齊現代農業裝備及糧食生產機械化薄弱環節兩個突出短板,推動糧食作物“應種盡種、用機搶種、擴面增產”,為四川糧食穩產保供貢獻機械化力量。
把獎補用在刀刃上
機械化育秧一直被認為是農機推廣中的“薄中之薄,弱中之弱”,雖然能夠有效節本增收,但卻因前期投入成本巨大,需要規模化服務支撐。樂天農業機械化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濤介紹說,去年他們通過訂單,為樂山、眉山、宜賓等地農戶提供全程機械化服務,僅育秧環節的服務面積就達1.6萬畝,目前該合作社育秧場地約105畝,各類硬件投入共計150萬元。
成本高企、規模較小是導致農機服務主體發展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我省而言,區域性農機龍頭主體的缺乏,已成為我省農機化發展中的突出短板。
在當天的春耕生產現場會上,省農業農村廳農機化處處長楊建國現場宣講了農機生產經營主體“補短板”促進政策。
據了解,我省已于今年春節前下達2021年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目前正抓緊制定實施指導意見。我省將優先滿足農機經營組織對資金的需要,優先滿足農機生產經營組織的品目需求;積極推動將水稻育秧、糧食烘干等成套設施裝備納入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范圍;繼續開展農機購置補貼綜合獎補試點,對水稻育秧移栽等4個環節給予作業補貼。
今年,植保無人機將被納入補貼品目,同時,谷物烘干機、油菜籽收獲機等機具的補貼額測算比例將提高至35%。
另外,目前我省對認定的綜合農事服務中心開展水稻機械化插秧、油菜機械化聯合收獲、農用高效植保、秸稈機械化還田離田等4個作業環節的,給予作業補貼,在邛崍市、榮縣等31個縣(市、區)開展農機購置補貼綜合獎補試點。
發揮農機引擎作用
為解決“購機貴”問題,我省支持開展貸款貼息試點,在全省范圍內對農機生產經營者購置中央補貼額1萬元及以上的機具給予購機貸款貼息,貼息標準為一年期基準利率的70%,每戶每年不超過10萬元。
此外,我省支持開展機具抵押貸款,支持農機生產經營組織購置大中型、復合型農機裝備,紓解“貸款難”問題。在支持推廣高端新產品方面,我省對農機生產經營組織購置尚未通過專項鑒定的新產品和成套設施裝備等給予支持,在全國率先試點將組裝式鋼主體結構豬舍納入新產品補貼試點。我省還對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水稻插秧機等7類農機開展報廢更新補貼。在開展“五良”融合宜機化改方面,對農業生產經營組織開展集中連片流轉土地、實施“宜機化”改造的,采取“競爭立項、先建后補”的辦法給予補助,補助額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50%。
“要發揮農機服務主體在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中的引擎作用。”會上,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陳孟坤建議,各地要引導鼓勵農機服務主體與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組建農業生產聯合體,探索農機服務資源多層級多形式整合,促進多元農機服務主體融合發展;要大力發展“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兩主體+四中心”等適應規模化經營的新業態,形成耕種管收、產地烘干、產后加工等“一條龍”農機作業服務,同時進行農資統購、技術示范、咨詢培訓、產品銷售對接等“一站式”綜合農事服務,促進農業機械化與小農戶有機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