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2 11:02:40
農村新報全媒記者 郭海祥 通訊員 林建武
美如孔雀的七彩山雞把翅膀圈成“裙子”,輕盈地跳起“芭蕾”;成群結隊的江漢雞在樹林下悠閑地啄草,靈性的眼睛左顧右盼……
4月7日,農村新報全媒記者來到武漢市蔡甸區侏儒山街洪北馬堰村,明成養雞場生態散養基地里,生機勃勃。
“土雞每只150元,七彩山雞每只500元。生態土雞蛋,論個賣,一個1.5元;山雞蛋,每個8元。都蠻好賣。”說起自家的雞和蛋,養雞場負責人張興明一臉驕傲。
2010年8月,因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需要,張興明一家從鄖縣城關鎮金崗村移民至蔡甸區金馬堰村。“來大武漢后,打打工、做點小生意,維持基本生活沒問題。但要過上好日子,只有自力更生、拼搏創業。”
創業路在何方?舅舅在鄖縣靠養雞能發家致富,我在武漢干,行不行?張興明在調查走訪武漢養雞大戶和銷售市場后認定:生態散養的七彩山雞和土雞,符合城市人綠色健康消費追求,有搞頭!張興明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加上找親戚朋友借貸,籌措了近十萬元作為啟動資金。選擇遠離人口居住區、空氣流暢、背風向陽、生態環境好的洪北林場,租用林地面積50畝。
2012年,張興明引進七彩山雞200只、江漢雞2000只,在蔡甸區畜牧獸醫局技術人員幫助下,張興明掌握了過硬的飼養技術,根據市場開拓情況、客戶積累,逐年擴大養殖規模。十年的堅持,如今,養雞場七彩山雞3000只、江漢雞7000多只,年產值超過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