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2 10:18:00
“這種新型水稻拋秧機,既可提高工效,又能縮短返青期,促進早生快發,很好用!”4月6日,臨澧縣刻木山鄉雙鳳村農民胡忠思開著省里獎勵的拋秧機,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55歲的胡忠思是湖南省種糧大戶、常德市勞動模范。2006年,看到村里一些貧困戶因缺勞力、缺技術、缺鐵牛,致使田土經營困難,甚至拋荒,他和妻子商量后,流轉了雙鳳村100畝土地種水稻。經過10多年時間的打磨,如今發展到1700畝。
撫摸著嶄新的拋秧機機身,胡忠思欣喜地告訴記者,為掌握農機實用技術,他曾特地跑到江蘇、山東等地學習,回來后成立了澧北農機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先后添置了50多臺大中型農機具,流轉了3500畝水田種植糧食,建設了近7000平方米農業基地,對分散未流轉的農田,農戶隨叫,農機隨到;貧困戶的翻耕、機插、收割費用減免30%。“他還幫扶35個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讓他們有一筆穩定的收入。雙鳳村5組村民唐登松家庭貧困,致富無門,老胡便讓他在合作社從事運輸,年收入2.8萬元,從此摘掉貧困帽。”旁邊的一位合作社社員接過話題。
今年年初,胡忠思和全省100個種糧大戶一樣受到省委表彰,獲得價值10多萬元的拋秧機獎勵。如今他眉毛尖上都是勁,一頭鉆進新建的育秧工廠,忙得不亦樂乎。
胡忠思的育秧工廠占地10畝,建有溫控鋼架大棚6000平方米,一個智能催芽密室,2條播種流水線和1間浸種催芽車間,每年可浸種催芽5萬公斤左右,大棚育機插秧4萬盤,可供大田機插面積1000畝;智能密室催芽齊苗10萬盤,可移栽大田2500畝。運用這種流水線播種,密室催芽,保證了出芽時間一致、整齊,溫濕度可控,提高了秧苗成活率、壯苗率。在育秧工廠,記者看到秧苗已有三葉,青綠可愛,再過十多天,這些秧苗便可移栽到大田里。
“再加一把勁,收獲滿田金。”站在嶄新的拋秧機旁,胡忠思信心滿滿。
作者:曾玉英 龔道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