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嘉魚土雞住“別墅” 林下增收好辦法

2021-04-12 09:06:31   

土雞也能住“別墅”?在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的農村地區,一棟棟長方形活動板房均勻分布在林地中,當地人把這些可移動的新型雞舍稱為“雞別墅”。

“2019年1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給合作社發來了雞籠外觀設計專利證書。”“雞別墅”設計人、嘉魚縣林下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亮向記者介紹,對于林下散養土雞,雞舍曾經是個困擾散養戶的難題,既要防止雞扎堆擁擠,又要滿足防疫衛生、生態循環的需求。合作社群策群力經過多次改造試驗,設計出了這種可拆卸鋼結構雞舍,具備方便“分群+懸空+輪牧”等功能。

以“雞別墅”為切入點,合作社探索了“135別墅養雞模式”,即1間“雞別墅”、300天養50只林下土雞。由于該模式帶動力強、見效快,近兩年來,當地將其作為產業扶貧一事一議項目重點發展,正在周邊縣(市、區)推廣,帶動了上千名貧困戶在承包地、自家庭院或果園、山坡流轉地發展“別墅養雞”。

從服裝設計師到研究養雞的創業青年

“我一直有個夢想:回到生我、養我的家鄉,做一個新時代的職業農民。”這是張亮入圍2019年“創青春”湖北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復賽時說的話。

1986年出生的張亮,2007年從廣州高校畢業后,在廣東省中山市從事服裝設計行業。張亮的家鄉嘉魚縣高鐵嶺鎮地處丘陵山區,土地不連片、荒蕪地塊多,但空氣新鮮,水土環境適合養雞。2012年,張亮和他的父親曾回鄉創業發展肉雞養殖,無奈技術不精市場不熟創業失敗,只好再次南下打工。2014年,因照顧家中老人、小孩回鄉讀書,張亮又重新回鄉搞電商賣土特產,銷路打開后,土雞蛋卻又供應不上,他便開始第二次養土雞創業。

這一次,張亮沒有埋頭單干,而是抓住各級農口部門組織的高素質農民培訓、農村電商培訓等學習機會,積極參加各類養殖座談會、創新創業比賽,研究養雞的全產業鏈。

后來,張亮得出結論:一個人創業的精力能力有限,特別是農業創業,最好抱團前行、少走彎路。2016年,在縣里的培訓班上,他借用畜牧部門的會議室,牽頭邀請15名成員出資,共同注冊成立嘉魚縣林下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除養雞外,還涉及孵化、育雛、土雞蛋銷售等。

有一次,當地畜牧部門帶領張亮等合作社社員外出參觀學習“553”生態養雞模式,這是湖北省畜牧業主推技術之一,由湖北畜牧技術推廣總站、湖北省農科院和華中農業大學等多家單位集成,即:一群雞養殖規模不大于500只,一畝地飼養數量不超過50只,雞群更新日齡300天。這個養殖模式對于技術、密度要求不高,對周邊的生態環境影響不大,較為科學、環保。

學習回來后,張亮就開始琢磨,如何“讓雞跟著人走,而不是人跟著雞走”,如何抓住養殖的主動性,如何更好控制一畝地養50只雞。他想到了養蜜蜂的蜂箱,當即著手設計小雞舍。

經歷了“蜂箱式”、木質、可移動等多次嘗試,在有過做輕鋼結構建材經驗的社員幫助下,張亮又設計出可拆裝式鋼結構雞舍,占地3平方米左右、重200斤,用三輪車就可以隨草牧條件的變化搬運,被社員們戲稱為“雞別墅”,尺寸基本定型后,量產訂制價為每間1200元。

小而精的“別墅養雞”優勢明顯,適合散養戶入手

記者在嘉魚縣林下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基地看到了最新一代的“雞別墅”,是一個鋼結構的活動板房。房外正面設有3個門,左下角小門向下開,讓雞進出。大門用于飼養員日常管理,大門上再設鐵絲網小門,便于觀察喂食。3個門均可落鎖,大部分時間只開小門。每間房貼有數字編號,兩側有通風口,起到空氣對流的效果。

打開“雞別墅”大門,房內上層,從高往低安裝了4根呈階梯狀分布的橫木,滿足成年土雞野外生活時喜歡攀高歇息的習性。房內底面是懸空結構,用杉樹木條做地板留下間隙,可以掀開,方便清掃雞糞。到了產蛋時,還會在房內放置稻草編制的圓形“產房”。

“現在已可選裝太陽能板照明、自動飲水等裝置,用過的人都說好。”合作社合伙人吳慶豐正在研究“雞別墅”的升級換代,他介紹,長寬高分別是1.8米、1.8米和2米,正好是兩個彩鋼瓦的寬度,最省材料。“門中門”成本不高,功能強大,“關得住,放得出”,用過了“雞別墅”后,再養土雞就不會建大雞舍了。

“‘土雞別墅’雖小,但方便分群,避免了散養土雞密度不好控制等問題,降低了管理難度,保護了野外生態,減少了發病率,還提高了存活力、生產率。”張亮介紹,從雞苗脫溫開始,就可按照每間“別墅”50只雞的規模飼養,每間屋配公雞1至2只,能夠提高動物福利,擴大采食范圍,防范野外天敵。剛開始將小雞都關在“雞別墅”里飼養7天熟悉環境,由于雞具有很強的認巢性,長大后一般不會走錯屋。理論上,100個“雞別墅”養5000只雞,僅需聘請兩位有飼養經驗的農村老人負責日常打理。對有一定資金積累,愿意回鄉創業從事林下種養殖的青年也有吸引力。

“以小‘別墅’來給土雞分群,這是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經驗,農民投入小,特別適合散戶入手,家家戶戶都能參與。”張亮說,剛開始養雞創業時,用的是60至70平方米的大雞舍,天氣冷時雞很容易“打堆”,擠壓而死,最多的一次損失了上百只雞。另外,對于散養戶來說,球蟲病基本上是最困擾他們的雞疾病,主要是雞和雞糞接觸過多造成。如果是大雞舍,做懸空隔離雞糞比較麻煩,成本較高。還有生態養雞,最好是輪牧方式,經常移動換地方,平原、山地都能去,如果做固定的雞舍建筑,就浪費了投資。

張亮的父親張全軍說,前些年并不看好張亮做的“小別墅”,認為這是搞“花架子”,一個雞窩只養幾十只雞,怎么干大事,成不了大器,當時感到好笑,覺得是小孩搭屋搞著玩。但是,后來一看,張亮用“別墅養雞”比自己用大雞舍養雞的存活率高很多。張全軍覺得,這還真有點名堂,現在就跟著兒子學了,也將大雞舍改成“小別墅”了。

規范養殖土雞,帶富一方百姓

合作社對于“土雞別墅”的創新,引起了當地政府部門、扶貧干部和科研人員的重視。2018年,在湖北省農業科技“五個一”行動的支持下,湖北省、咸寧市農科院相關專家與合作社開展合作,根據咸寧市丘陵地貌特點,共同制定了“統一雞舍等養殖標準、統一供應配送雞苗雞糧、統一技術培訓防疫、統一購買雞苗保險,統一銷售”的五統一“別墅養雞”流程,讓土雞養殖簡單化、流程化、標準化、科學化。

合作社則將經營重點放在了雞苗、飼料、“雞別墅”、培訓、銷售等方面。一只土雞從出殼到下蛋,110天左右即可產生經濟效益,由合作社提供百天的合格土雞苗,農戶按標準可養殖300天,拿到手不久就有收益。

湖北是我國的禽蛋大省,2019年底,湖北省家禽業協會率先對外發布“土雞蛋團體標準”。合作社遵照執行,雞苗是選用列入國家家禽遺傳資源的地方品種雞。以及利用地方雞資源培育出來的雞種,湖北這邊一般是江漢雞等土雞苗,適用范圍廣,可形成果園、竹園、林園、農莊、荒地等立體生態種養模式,提升種養效益。

“通過政府的幫扶和補貼,原建檔立卡貧困戶只需交押金300塊錢,就可以獲得一個‘雞別墅’和50只雞苗進行委托管理,收益按比例分成。”在嘉魚縣官橋鎮廖家橋村生態養殖場,村黨支部書記謝林華介紹,村里提供100畝山坡地,確保水、電、路、圍網等基礎設施,協調好關系,占固定分紅2成。駐村扶貧工作隊聯系合作社提供技術,按政策幫原建檔立卡貧困戶爭取100個“雞別墅”和5000只土雞苗,占固定分紅3成。專業養殖戶負責喂養、管理以及飼料等相關支出,占固定分紅5成。

“為保證脫貧戶收益,我們還有兜底條款,對于租用或購買‘雞別墅’自用的原建檔立卡貧困戶,除了進行技術指導,當自銷困難或沒有銷售渠道時,合作社進行保底回收。”負責合作社電商渠道的合伙人馬松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養殖戶的雞斷了糧,合作社想盡辦法從外地調運雞飼料回來。當雞蛋滯銷時,合作社對接各大商超,用微信接單、社區拼團等形式,解決了養殖戶的燃眉之急。

“別墅養雞”的經驗在咸寧全市扶貧培訓會上得到推廣,近兩年,咸寧市共發展雞別墅5696個,共有3292戶原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養殖,戶均可增收5000元以上,大大激發了他們的內生動力。張亮也獲評“2020年荊楚楷模月度人物”。

考慮到農民一次性投入資金的風險,今年,在當地政府和金融機構的政策支持下,合作社正在推廣“0首付‘別墅養雞’”,只要跟著合作社按統一標準走,后期賺錢再來付前期雞苗、飼料等費用。

“生態雞,賣的是品質、健康,光養好還不行,如何把農產品變成商品,賣出去才是重點。”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熊義柏、咸寧市副市長譚海華,咸寧市政協副主席、嘉魚縣委書記胡春雷等都到合作社進行調研指導并建議:土雞、土雞蛋屬于初級農產品,在保障產品安全和品質的同時,一定要重視品牌建設和團隊建設,積極與各大電商對接,把產品的差異化和附加值“賣出來”,要加強與農業創新創業人才的交流,爭取把“嘉魚土雞住別墅”打造成咸寧市、嘉魚縣的一張閃亮的名片。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何紅衛 樂明凱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