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銅梁全域推動鄉村振興 繪就美麗鄉村畫卷

2021-04-06 15:07:19   

陽春三月,萬物萌發。

在銅梁農村地區,道路兩旁或苗圃農場大棚整齊排列,農家屋舍白墻黛瓦,村道小路、房前屋后干凈整潔,路邊綠化帶里開滿了各種鮮花……

近年來,銅梁從基礎設施、基本產業、基層組織、基層治理等入手,打破城鄉二元邊界,促進城鄉融合、鎮村融合。銅梁廣大農村地區處處釋放著鄉村振興的新動能,一幅村美民富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向改革要活力 搭建平臺形成合力 

3月24日,一場成渝地區水稻機械化插秧現場觀摩會在銅梁平灘鎮立登村舉行。平灘鎮是銅梁的“魚米之鄉”,鎮里成立了三個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我們正在和區里的發展基金洽談,希望能把我們的水稻做成品牌。”平灘鎮鄉村產業培育中心負責人熊友忠介紹。

熊友忠所說的“基金”,是銅梁深化農村改革,針對鄉村資源配置效率低、“人地錢”難以解決等難題設立的城鄉融合產業發展基金。

鄉村振興難在哪里?如何讓貧瘠的鄉村豐盈起來?

“難在鄉村資源配置效率低,‘人地錢’問題難解,還難在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難以有機銜接,和大市場難以精準對接。”銅梁區委書記唐小平說。

為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以及國有資本在城鄉融合發展中的促進作用,城鄉融合產業發展基金圍繞新成立的重慶龍裕城鄉建設開發有限公司開展多元化經營,從農業的種植養殖業、生產設施的建設、鄉村旅游發展等方面,投資符合條件的優質項目,堅持改革強農、科技興農,一產為本、接二連三,向規?;⒕G色化、融合化、品牌化方向邁進,推動農村生產力“二次解放”。

“目前我們正在就西郊片區的蓮藕加工廠、冷鏈物流等與相關合作單位進行洽談,并整合土橋、西河、平灘等產糧大鎮的水稻專業合作社,引導生產要素流向農村,小船結隊闖市場,把銅梁自己的農業品牌做大做強。”銅梁國有企業龍裕城鄉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朝芳介紹。

巴川街道玉皇村位于全長60公里的銅梁西郊綠道沿途,是銅梁首批農村“三變”改革試點村之一。2018年,村里成立了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立足于發展精品果蔬、精品花木、精品養殖和精品民宿,先后發展起以苗木、獼猴桃、淡水魚為主的種植養殖業。同時,村集體利用閑置校舍、集體資金向本村兩家農業企業入股,先后創辦起農產品加工廠和農家樂民宿。由此,玉皇村走上了一條農產品生產加工、民宿酒店為主的融合發展之路,興旺了產業,鼓了群眾腰包。村民或返鄉創業,或以資金、土地及其他要素資源等入股,實現了從農民向股民的轉變。

2020年,“三變”改革為村集體經濟帶來46萬元收入,加上一、二、三產業融合項目,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52萬元。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和就地務工,村民人均年收入從幾年前的6000元左右,增至去年底的2.3萬余元。

向群眾要動力 建設大美宜居鄉村 

春光明媚,走進土橋鎮慶林村,家家戶戶的院落收拾得干干凈凈,鄉村公路兩邊栽植的木春菊、美人蕉在春風中綻放一片金黃,令人賞心悅目。

“這幾年,荷和原鄉景區的變化太大了。”村民汪家鳳介紹,幾年前她剛嫁到村里的時候門口是泥巴路,下雨天陷下去腳都拔不起來。后來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再后來綠道建起來了,干凈得車開過去都沒得灰塵,“現在農村也把路燈安起了,晚上出門都不怕走夜路了,晚飯后外出散步的人很多。”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重頭戲。為打造整潔有序、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銅梁守牢生態底線,全面推開“村莊清潔行動”,全域推行“積分制”整治人居環境,落實“一化兩改三不見”,“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在銅梁的農村已成為歷史。

銅梁還充分發揮群眾內生動力,村民由“一旁看”轉為“一起干”,農村人居環境由一時美到時時美,由一處美到處處美,實現了全域整治、全域推進、全域提升。

在侶俸鎮石蛤村,家家戶戶的院落收拾得干干凈凈。在石蛤村八組,一個小花園格外引人注目——這是村里9戶人家自籌10萬元共同建起的小花園。

“這是我們的家鄉,不能光等著政府來給我們把環境整好了,自己卻在屋頭坐倒等。”發起人夏小龍說,自己家門口的環境自己更是要積極維護,環境美了好了自身居住才更舒服。

“農民群眾不僅是農村環境整治的直接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參與者、建設者,必須提升全員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銅梁區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向土地要財富 讓荒山變“金山” 

巴川街道八一路社區,是西郊示范片田園綜合體宜機化改造首批村社之一。在這里,300畝“沉睡”的土地被重新利用起來,利用“公司+農戶+集體經濟”的模式,發展以黃金梨、碧根果為主的種植業,套種姜黃和李子樹,昔日的荒坡重新煥發生機。

“土地上種的經果苗木有效益之后,就按照群眾收益百分之五十,企業百分之四十,村集體百分之十的比例進行分紅。”八一路社區黨委副書記陳正會表示。

銅梁各鎮街通過村集體+農戶合作模式,整治利用閑置土地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采取土地入股、保底分紅、集體提成等,讓村民通過投資入股村集體和務工獲得更多的收入,讓更多干部群眾切身感受到鄉村振興成果。

安居鎮楊樂村與安居古城隔涪江相望,過去這個沿江而建的小村子是“被遺忘的角落”,但是從去年開始,沿著一條草油路來此觀光賞景的游客絡繹不絕。“幾年前這條路還是土路,后來成了水泥路,去年鋪成草油路。”村民告訴重慶日報記者,自從道路變了樣,回鄉的人也多了,不是忙著裝修自家房屋院落,就是為開農家樂、辦餐飲做準備。

去年,銅梁完成“四好農村路”699公里建設,硬化泥結石路800公里,產業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路通產業活。在安居鎮楊樂村,曾經的閑置土地經過綜合整治后,坡地變成了梯田地,田地間修建了作業便道和排水溝渠。

去年底,安居鎮全面整治荒山荒坡,對楊樂村的閑置土地實施宜機化改造,采取黃金梨與蔬菜間作種植模式,發展500畝特色旅游觀光農業,明年梨樹就將試掛果,后年就能見到效益。

“未來產業園將發展到2000畝以上,套種冬瓜、南瓜、辣椒等經濟作物后,畝產效益可達四五萬元。我們采取‘農戶+公司+集體’模式,收益按5:4:1比例分成,更加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望著涪江邊的阡陌田野,楊樂村黨支部書記楊葉對村子的發展充滿希望。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