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1 11:06:13
抓產業就是抓發展,謀產業就是謀未來。
3月25日,楊陵區召開2021年工作會議,全面總結2020年各項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有關工作。會議通報了2020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評價結果,表彰了2020年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目標責任考核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示范區黨工委委員、楊陵區委書記陳輝出席會議并講話。
記者從會上獲悉,楊陵區將從五個方面牢牢抓住產業發展這個牛鼻子。
一手抓產業培育 一手抓載體建設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要一手抓產業培育,一手抓載體建設。
在三產載體建設上,楊陵區將結合解決城中村改造等問題,打造若干城市綜合體、產業中心,推動產城融合。在二產載體建設上,將加快推進生物制藥標準化廠房建設,實施“騰籠換鳥”,積極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同時將加大僵尸企業盤活力度,拓展工業發展空間。在一產載體建設上,將打通商業模式,讓農田和農地充滿生機活力,把楊陵農田和農地變成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農業技術推廣窗口和產品展銷平臺。
在招商引資方面,楊陵區將聚焦世界五百強企業和知名央企、國企,實行叩門招商、產業鏈招商、定向招商、委托招商,力爭引進投資額度大、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稅收貢獻大的優質產業化項目落地建設。
在產業培育方面,楊陵區將聚焦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農業新流通渠道、農業新媒體、農業貿易、農業投資、涉農基金、健康醫藥產業、生命科學產業等方面,建設相應中心或基地,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培育新的產業體系。將在北京、上海、深圳設立產業協同創新發展中心,與北上深的政策、資本、科技等加強對接聯系、交流探討,想方設法與國內大型企業、機構、資本產生合作契機,培育產業。
在強強聯合方面,楊陵區將設立產業基金,參與到全國的產業布局當中去,策劃舉辦一些農業主題活動,讓更多的農業資源在楊凌聚集,讓更多的農業領域高端人才特別是產業人才在楊凌聚集。
落實“穩就業” 出臺支持政策
增加“兩個收入”
做好就業工作是實現“六穩”“六保”的關鍵。今年,在穩就業方面,楊陵區將全面貫徹落實“穩就業”各項政策措施,構建多元化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將聚焦“打造新時代鄉村振興引領示范區”的目標和要求,通過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帶動增加一部分群眾的收入;將立足資源稟賦,拿出具體舉措,出臺支持政策,增加群眾收入,激勵鼓勵群眾發展產業,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業,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增加群眾收入。
組建重點項目專班 發揮融資平臺作用
全力以赴大抓項目
今年楊陵區策劃重點建設項目共78個,年度總投資29.25億元。其中新建項目46個、續建項目32個,列入示范區計劃重點項目28個,計劃投資18.3億。今年,楊陵區將把項目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樹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鮮明導向,以項目建設的新成效推動經濟穩定增長。將進一步健全完善項目高效落地推進機制,組建重點項目專班,簡化工作流程,壓縮管理層級,全力抓好重點項目建設,確保固定資產投資逐年穩步增長。將對標新發展理念、對接國家戰略、聚焦重點產業方向、著眼重大民生需求,策劃一批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的重大項目。將進一步發揮區內融資平臺作用,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完成市縣融資平臺公司整合升級,充分利用特別國債、專項債券政策,提升市場化投融資能力,保障重大項目建設。
“一企一策”、 購買服務
想方設法抓好企業服務
支持企業發展,就是推動整個經濟持續增長,就是創造社會財富、解決就業、改善民生。今年,楊陵區將持續加大企業幫扶力度,“一企一策”解決實際困難。加快標準化廠房和企業“園中園”建設,加大工業園區閑置資產盤活力度。將大力發展樓宇經濟,開發建設高品質寫字樓。加快推進楊陵佳苑等商住辦公地產項目建設,讓有限土地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將引進新型文化商業街區模式,實施康樂市場片區開發改造,提升老電影院街區商業功能,推動形成核心商業圈。將進一步加強企業服務工作,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專業機構開展企業服務。特別是要在事關企業發展的營商環境、稅收籌劃、技術交易、銀企對接、產品展銷、企業宣傳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服務,切切實實幫助企業輕裝上陣、做大做強。
持續推進“三權分置”、兩權抵押貸款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是推動發展的不竭動力。今年,楊陵區將持續深化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不斷完善宅基地使用權出租管理辦法,開展農村閑置宅基地、閑置用房開發利用試點,盤活農村閑置資源,破解制約農村產業發展的土地難題。制定統征村集體預留建設用地管理辦法,加快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步伐。將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三塊地”使用權、經營權放活機制。健全農村集體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體系,做大做強區域性產權交易中心。將繼續深入推進兩權抵押貸款,強化農村集體經濟賦碼登記工作,擴大農業農村領域貸款規模,完善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的機制和政策,為農業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將改變財政資金投入方式,采取以投代補、以獎代補、以銷代補等方式,深化財政資金折股量化和利益聯結機制,加大集體經濟分紅制度建設,讓農民享受到真金白銀的實惠。將推動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年內完成田園農莊、揉谷商業步行街、五泉中心社區商鋪等國有資產處置,有效增加現金流,形成新的融資資產。
抓產業就是抓發展,謀產業就是謀未來。
3月25日,楊陵區召開2021年工作會議,全面總結2020年各項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有關工作。會議通報了2020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評價結果,表彰了2020年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目標責任考核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示范區黨工委委員、楊陵區委書記陳輝出席會議并講話。
記者從會上獲悉,楊陵區將從五個方面牢牢抓住產業發展這個牛鼻子。
一手抓產業培育 一手抓載體建設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要一手抓產業培育,一手抓載體建設。
在三產載體建設上,楊陵區將結合解決城中村改造等問題,打造若干城市綜合體、產業中心,推動產城融合。在二產載體建設上,將加快推進生物制藥標準化廠房建設,實施“騰籠換鳥”,積極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同時將加大僵尸企業盤活力度,拓展工業發展空間。在一產載體建設上,將打通商業模式,讓農田和農地充滿生機活力,把楊陵農田和農地變成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農業技術推廣窗口和產品展銷平臺。
在招商引資方面,楊陵區將聚焦世界五百強企業和知名央企、國企,實行叩門招商、產業鏈招商、定向招商、委托招商,力爭引進投資額度大、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稅收貢獻大的優質產業化項目落地建設。
在產業培育方面,楊陵區將聚焦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農業新流通渠道、農業新媒體、農業貿易、農業投資、涉農基金、健康醫藥產業、生命科學產業等方面,建設相應中心或基地,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培育新的產業體系。將在北京、上海、深圳設立產業協同創新發展中心,與北上深的政策、資本、科技等加強對接聯系、交流探討,想方設法與國內大型企業、機構、資本產生合作契機,培育產業。
在強強聯合方面,楊陵區將設立產業基金,參與到全國的產業布局當中去,策劃舉辦一些農業主題活動,讓更多的農業資源在楊凌聚集,讓更多的農業領域高端人才特別是產業人才在楊凌聚集。
落實“穩就業” 出臺支持政策
增加“兩個收入”
做好就業工作是實現“六穩”“六保”的關鍵。今年,在穩就業方面,楊陵區將全面貫徹落實“穩就業”各項政策措施,構建多元化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將聚焦“打造新時代鄉村振興引領示范區”的目標和要求,通過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帶動增加一部分群眾的收入;將立足資源稟賦,拿出具體舉措,出臺支持政策,增加群眾收入,激勵鼓勵群眾發展產業,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業,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增加群眾收入。
組建重點項目專班 發揮融資平臺作用
全力以赴大抓項目
今年楊陵區策劃重點建設項目共78個,年度總投資29.25億元。其中新建項目46個、續建項目32個,列入示范區計劃重點項目28個,計劃投資18.3億。今年,楊陵區將把項目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樹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鮮明導向,以項目建設的新成效推動經濟穩定增長。將進一步健全完善項目高效落地推進機制,組建重點項目專班,簡化工作流程,壓縮管理層級,全力抓好重點項目建設,確保固定資產投資逐年穩步增長。將對標新發展理念、對接國家戰略、聚焦重點產業方向、著眼重大民生需求,策劃一批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的重大項目。將進一步發揮區內融資平臺作用,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完成市縣融資平臺公司整合升級,充分利用特別國債、專項債券政策,提升市場化投融資能力,保障重大項目建設。
“一企一策”、 購買服務
想方設法抓好企業服務
支持企業發展,就是推動整個經濟持續增長,就是創造社會財富、解決就業、改善民生。今年,楊陵區將持續加大企業幫扶力度,“一企一策”解決實際困難。加快標準化廠房和企業“園中園”建設,加大工業園區閑置資產盤活力度。將大力發展樓宇經濟,開發建設高品質寫字樓。加快推進楊陵佳苑等商住辦公地產項目建設,讓有限土地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將引進新型文化商業街區模式,實施康樂市場片區開發改造,提升老電影院街區商業功能,推動形成核心商業圈。將進一步加強企業服務工作,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專業機構開展企業服務。特別是要在事關企業發展的營商環境、稅收籌劃、技術交易、銀企對接、產品展銷、企業宣傳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服務,切切實實幫助企業輕裝上陣、做大做強。
持續推進“三權分置”、兩權抵押貸款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是推動發展的不竭動力。今年,楊陵區將持續深化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不斷完善宅基地使用權出租管理辦法,開展農村閑置宅基地、閑置用房開發利用試點,盤活農村閑置資源,破解制約農村產業發展的土地難題。制定統征村集體預留建設用地管理辦法,加快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步伐。將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三塊地”使用權、經營權放活機制。健全農村集體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體系,做大做強區域性產權交易中心。將繼續深入推進兩權抵押貸款,強化農村集體經濟賦碼登記工作,擴大農業農村領域貸款規模,完善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的機制和政策,為農業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將改變財政資金投入方式,采取以投代補、以獎代補、以銷代補等方式,深化財政資金折股量化和利益聯結機制,加大集體經濟分紅制度建設,讓農民享受到真金白銀的實惠。將推動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年內完成田園農莊、揉谷商業步行街、五泉中心社區商鋪等國有資產處置,有效增加現金流,形成新的融資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