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1 10:32:48
眼下,正是春耕好時節。在楊凌農科城,大棚里春景宜人,泥土清香,果實羞澀地冒出了頭,沐浴著春日的陽光,等待成熟。楊凌職業農民李海平正滿心期待著兩位巴基斯坦特殊客人的到來。
說起兩位特殊客人,實際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讀博士,一個叫金樂天,另一個叫孔昊。他們這次來是要和李海平達成一筆“國際貿易”。
一個“新”農人、兩個“洋”博士、一筆“國際貿易”
講述著楊凌農業“未來圖景”的生動故事
“樂天、孔昊,到這看,葡萄已經結果了。最近氣溫比較低,所以這個棚里還有一道膜,來給它加溫,保證果實能夠正常生長。”在李海平經營的錦田農業專業合作社里,葡萄長勢良好,品質優良。“我們目前有10余個優良的品種,通過滴灌‘精準喂養’,實現水肥自動化控制。”
先進的管理設備讓兩位“洋”博士很感興趣,連連稱贊,他們一邊看一邊問,虛心求取更多農業管理的“真經”。
為了走在農業前沿,多年來,李海平一直積極與楊凌農科專家緊密合作,同時自己敢于嘗鮮,大膽進行農業技術試驗與探索,日漸成為農業發展的帶頭人。
在另一個大棚里,櫻桃已經長到了黃豆般大小,再有一段時間就成熟了。金樂天與孔昊看著眼前泛紅的小櫻桃,嘴角也泛起了微笑……
“哥,這啥呀?像一個個紅寶石一樣。”金樂天好奇地向李海平詢問。
“這個棚種的是櫻桃,為了提前上市,我們在春節就采取了升溫措施,確保大家盡早吃到美味可口的櫻桃。”李海平說,為了讓櫻桃提早發芽,大棚用上了加溫設施,保證棚內溫度在15-25℃,當溫度低于15℃時,升溫系統就自動打開,能夠保障櫻桃在設定的溫度區間生長。
大棚里葡萄、櫻桃生機勃勃,工作人員卻寥寥無幾,用最少人力實現整體管理是如何做到的,兩位“洋”博士十分好奇。
李海平說,這一切主要得益于物聯網控制系統,能全程監測大棚和土壤的溫度濕度,以及土壤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營養液,同時根據植物生長所需,能夠達到缺什么元素補什么元素的效果,實現標準化種植。
從提前發芽的葡萄、已經著色的櫻桃,到先進的物聯網智能灌溉水肥一體化控制系統,全產業鏈、標準化種植讓兩個“洋”博士大開眼界,直呼楊凌農業科技“高精尖”。從課堂、實驗室走到田間地頭,他們有了新想法……
“巴基斯坦農業與中國農業具有高度趨同性,目前楊凌也正在建設上合農業基地,我覺得通過這樣好的機遇,找到農業合作的契機,以‘一帶一路’為載體,實現更高層次的農業交流合作。”金樂天說,可以發揮專家智庫作用,推動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巴基斯坦的農業大學合作,實現強強聯手、互利共贏,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現代農業發展作出貢獻。
李海平說,目前楊凌自貿片區、綜合保稅區等優勢明顯,上合農業基地也在加快建設,楊凌現代農業發展前景廣闊、國際市場廣闊,農業技術、設備、產品相互往來、相互交易更加便捷,這筆“國際貿易”劃得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