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5 09:06:59
河南鎮平縣的向寨村,被稱為“錦鯉選中的村莊”,家家從事觀賞魚養殖,全村2000多畝魚塘,六成以上是各類錦鯉,年產值高達6億元。家庭小戶每年每畝可凈賺1萬到2萬元,養殖大戶每年平均凈收入200多萬元。
在“錦鯉村”,每一批精品錦鯉的誕生背后,都是殘酷的優勝劣汰,回報也是優厚的,單條錦鯉最高曾賣到100萬元。
日前,在鎮平縣侯集鎮現代農業觀賞魚產業園內,工作人員在魚塘里忙碌著打撈錦鯉。“年前已經拉了兩趟了,1萬多斤,從北京銷往全國各地,銷售很不錯。”來自北京的客商吳廣松說。鎮平縣侯集鎮中良觀賞魚合作社負責人任中良介紹,現在觀賞魚越來越受大家的喜歡,鎮平錦鯉顏色鮮艷、品種繁多,去年雖然受疫情的影響,但通過多渠道銷售,銷售額不但沒有下降,反而穩中有升,去年的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
鎮平錦鯉的銷售區域以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為主,去年受疫情影響,該縣轉變思路,將金魚送上網絡“高速公路”,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利用電商平臺拓寬銷售渠道,通過科技創新、培育新品種、改進包裝技術,形成了“電子商務+活體運輸”的閉環,不僅金魚的品質越來越好,產值實現大幅增長,單尾金魚的價格也實現翻番。
鎮平縣長彥觀賞魚扶貧基地負責人李長彥介紹,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基地研發了黑鯽、閃鱗火鯉等新品種,新品種上市后很受市場歡迎,目前基地已經擁有350多個金魚品種。該基地從2018年開始做電商、開直播,通過淘寶、快手、抖音等平臺將錦鯉銷往全國各地,之前的錦鯉運輸采用的是手扎袋的形式,現在通過技術改進,采用機器熱合的方式包裝。同時,基地針對冬天天氣寒冷的特點,發往低溫地區時還增加了保溫棉和加熱貼,延長了錦鯉在包裝袋里的存活時間,由原來的3-5天,延長至8-10天,大大提高了錦鯉的存活率。
通過“基地+電商+農戶”的發展模式,鎮平縣對缺乏銷路的養殖戶由產業基地進行收購,再由基地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形成了“你養殖、我銷售,你銷售、我幫忙,我們一起做電商”的新模式。 (胡少佳 鄢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