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0 09:36:53
在江西新余市渝水區羅坊鎮竹山村一處地勢較高的地方,有一座廠房,里面搭建了6個大棚。大棚里種植的是花卉苗木還是蔬菜?都不是。這是一個工廠化循環水處理系統鱖魚養殖基地。
2019年,竹山村村民孔小冬等5人從廣東佛山引進技術,成立了新余科儂創富有限公司工廠化循環水處理系統鱖魚養殖基地。該項目占地面積50畝,由6個溫室養殖大棚和6套循環水養殖系統組成。
大棚里擺放著兩排大大的金屬魚缸,每個魚缸都連通著水管。養殖基地技術員湯詩超告訴筆者,每個大棚內有10個魚缸,每個魚缸的容積是30立方米。魚缸里的水通過恒溫系統,全年保持在37℃。每個魚缸可養2500至3000尾鱖魚,相當于室外1畝魚塘的容量。工廠化養魚,就是用最小的養殖空間,達到最大的產量。而且,工廠化養殖風險也低。室外養殖一旦遭遇洪水、天旱等自然災害,很可能血本無歸,工廠化養殖對自然災害的抵御能力就要強許多。
湯詩超介紹,鱖魚生長最重要的因素是水質。工廠化養殖使用的是循環水技術,通過漩渦分離機和微濾機24小時不間斷對水體進行過濾、檢測,使水質始終保持在良好狀態,可以防止鱖魚發生病害。今年春節期間,第一批工廠化養殖的鱖魚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每公斤價格在70元左右。“6套養殖系統,預計可年產鱖魚12萬公斤、產值760萬元、純利潤280萬元。”
羅坊鎮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基地采用“企業+致富帶頭人+村集體+村民”合作模式,該項目吸納了32戶脫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