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9 09:00:00
本期嘉賓
吳省三
渭南市農技推廣中心科長、渭南市高質量發展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面對國際國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必須按照市場化經營農業農村這一理念來推動“三農”各項工作。
搭建鄉村振興大家談平臺,統一思想
農業是基礎產業,所以每個“三農”工作者在農業上的思考都有一定道理,這也導致工作中缺乏系統性思維,遇到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往往缺少系統性。為此,我們必須搭建一個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平臺,讓大家勁往一處使、力往一處聚。一是建議編撰《農業志》。系統梳理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工作取得的各項成績,為“三農”工作者提供一手資料。二是舉辦鄉村振興大家談欄目。在日報、廣播電視臺開設專欄,邀請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主要負責同志,各縣(市、區)委書記,各鎮(辦)書記,各村(社區)書記就鄉村振興,談思路、談舉措,從而凝聚共識。三是創辦刊物。借鑒市委、市政府政策研究室《調研決策》經驗,創辦刊物,及時收集各地好做法、好經驗,為做好鄉村振興開啟思路。
組建鄉村振興智庫,匯聚智慧
通過研究發現,所有競爭力強的企業都注重專業智庫建設,鑒于此,建議圍繞農業農村建造一個專業農服團隊。一是建設高質量鄉村振興研究院。以農業企業為研究對象,以服務地方農業農村發展為宗旨,聯合浙江麗水“兩山學院”、浙江大學卡特品牌研究中心等各地高端智庫,辦好鄉村振興研究院。定期邀請農業專家、農業企業家、基層先進代表來渭授課,提高全市各級“三農”工作者理論水平。二是用好各類平臺資源,引進更多技術、資金、信息等方面的生產要素。三是組建創新聯盟。鼓勵涉農企業、高等學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及其他組織機構,圍繞我市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質量效益提升,探索多種長效穩定的產學研合作機制,構建各種形式的創新聯盟。
擴大對外開放,提升農業農村競爭實力
農民問題、農村問題、農業問題不能只在農內、國內解決,要跳出去,在農外、國外解決。為此,必須加大對外合作交流力度。一是發展農產品代加工。與國際國內大型涉農企業合作、采取貼牌方式,為它們提供原料生產基地。與大型房地產開發商合作,采取社區直購方式,為他們提供農產品。二是擴大農業區域交流合作。利用好上合組織,實施農產品走出去戰略。三是改造提升本土龍頭企業整體實力。借助大型涉農企業提升本土農業企業管理、資金、技術實力。注重培養農業企業家精神。
鼓勵工商資本進農村激發農業農村內生動力
工商資本不是洪水猛獸,用好監管好,激活農村內部發展源動力。一是面向省內外,將條件成熟的村整體打包,招商引資。首先,在全市范圍內選取部分條件成熟的村并進行整體規劃,策劃包裝成項目。其次,由市委農辦牽頭,聯合市招商局成立農業臨時招商分局。利用好全國各類農業展會,進行推介宣傳,招引工商資本入村建設經營。二是支持工商資本承包經營農業扶貧產業園。支持村集體扶貧產業園和國內知名生鮮電商合作,做生產基地,以此提高生產標準,更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