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5 16:11:13
一、加強仔豬疫病防控
養殖場戶要繼續加強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定期開展母豬群監測和檢測;污染嚴重的養殖場應進行全場豬群的清除和豬場的徹底消毒。特別是要加強購豬和引種的檢測,防止引入非洲豬瘟病毒感染陽性豬。
針對豬流行性腹瀉,要做好種群免疫,加強仔豬疫病綜合防控。一是加強豬場內外環境衛生消毒,尤其是產房衛生消毒。二是疫苗免疫接種。合理制訂免疫程序,做好母豬的跟胎免疫,為所產仔豬提供一定水平的母源抗體,保護哺乳仔豬。三是發病豬場應重在切斷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在場內傳播,并對發病豬產房徹底進行消毒,以殺滅污染的病毒。
二、加強飼料營養調控
重點考慮提高母豬采食量和泌乳量。可通過提高日糧營養水平、飼喂適口性好的飼料等多方面措施進行。同時,還可通過減少環境應激和生產中的噪音保證哺乳母豬健康,從而提高采食量。
仔豬要適時補料,充分滿足營養需求。仔豬出生6~7天開始誘導補料,10天后逐漸補充高能量、高蛋白、適口性好、易消化的全價混合料。注意補充鐵鹽,仔豬出生后2~3日齡在仔豬頸部肌注100毫克鐵復合制劑,以防止仔豬因貧血引起下痢。
三、加強仔豬飼養管理
一是固定乳頭。全窩仔豬出生后,即可訓練其固定乳頭,保證每頭仔豬及時吃到母乳。二是早吃初乳。早吃初乳,吃足初乳,是提高仔豬抗病力的有效措施。三是防止踏壓。應設保護欄或保育間,采取母仔分開睡覺休息,防止壓死踏傷仔豬;四是科學斷奶。仔豬斷奶日齡一般都在21~28天,斷奶后轉至保育舍,環境溫度必須保持在24℃以上。
此外,當仔豬轉入保育舍,精心調教非常重要。轉欄1周內要反復調教,建立仔豬條件反射。冬春季節,在保證室內溫度的前提下,白天可打開窗戶,給仔豬或豬舍內增加光照,提高溫度,增強仔豬抵抗力,提高成活率。
四、加強環境控制
環境因素對仔豬生長影響大,適宜的環境條件,豬遺傳和營養優勢才能充分發揮。重點是提高豬舍的溫度,要堵塞風洞,勤換墊草,保持干燥,最好在產圈內一角修建保溫室。
南方地區的豬舍一般沒有固定的采暖設施,在寒冷來襲時需要臨時搭建。可采用紅外線燈取暖,在溫度較低時,配合墊草、加蓋二層棚等辦法,在二層棚下用紅外線燈為哺乳仔豬和保育豬供暖。
(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