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4 09:08:00
今年兩會正逢“十四五”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在這一特殊時點舉行的兩會,承載了更多的意義和期待。從記者采訪代表委員、業內人士以及獲悉的擬提交提案和建議內容來看,鄉村振興、民生保障或將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點話題,備受關注。
鄉村振興期待政策進一步細化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已正式出臺,核心內容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國家鄉村振興局日前也已正式掛牌。“如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也成代表委員熱議焦點。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建議,為建立脫貧攻堅成果鞏固長效機制,一方面要持續補齊“雙基”建設短板,不斷完善農村道路、水利、環保、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基礎教育、基本醫療等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另一方面,要多措并舉吸引勞動力“回流”,強化服務力促產業興旺,建立健全保障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岳喜環建議,進一步出臺支持產業、項目、建設工程等領域的稅收優惠扶持政策。在種子、農藥、農業機械的研發、生產,水土流失、荒漠化、人居環境改善等方面的重點工程和行動上,繼續出臺更大的稅收優惠,在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方面給予更優的政策支持。
就業、社保等凝聚民生新期待
“民生”向來是每年兩會的熱點。從就業增收到社會保障,從住房制度到教育改革,多個民生領域“熱詞”,承載了代表委員更多的民生期待。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不少代表委員表示,進入新發展階段,在就業領域要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目標。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表示,靈活就業日趨多元化、復雜化,新業態下的勞動者權益保障出現了很多問題,亟待從完善相關制度的角度來尋求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案。
社保是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標。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將進入快車道。當前,要在加快出臺作為“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同時,深化“第二支柱”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的改革,促進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更好地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養老需求。(據《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