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2 14:52:24
2月18號上午,陜西省凝心聚力開局起步暨重點項目開工活動啟動,吹響了一季度項目建設“沖鋒號”。
楊凌示范區今年共安排重點項目190個,總投資748億元。
開工儀式上,大家紛紛表示,要通過抓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量質并進。
示范區發展和改革局
以高質量項目推動示范區高質量發展
活動現場,示范區、楊陵區各相關單位負責人,集中開工項目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人員代表,參加了開工儀式。新年開工第一天,一個個項目、一個個數字的背后是凝心聚力抓發展的信心和決心,讓大家倍感振奮。
楊凌示范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桂黨會表示:“我們將按照今天會議的要求,一是落實好‘十四五’規劃和今年重點項目,我們叫拾遺補缺,做好項目的補缺工作。第二個是狠抓項目,以高質量的項目促進高質量發展。一個方面,是做好項目謀劃工作,按照趙一德省長的要求,我們把項目繼續謀深謀透謀實,前期工作要做到位;第二個方面就是積極推動項目,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土地、拆遷等問題,促進項目順利落地;第三個方面是服務好項目的進程。那么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好孺子牛精神、拓荒牛精神和老黃牛精神,謀劃好項目,積極推動項目落地,以高質量的項目推動示范區高質量發展。”
楊凌進境種質資源保護中心
為良種“裝臺”
楊凌進境種質資源保護中心項目位于楊凌綜保區,是2月18日開工的項目之一。項目占地85畝,總投資2.58億元,建設研究中心實驗樓、植物保稅隔離溫室及其配套設施等,將為優良種質資源的有效保護、研發、示范推廣起到助推作用。
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楊凌片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蘇亞文說:“建設該項目,意義深遠,首先要把它建設成一個制度創新的平臺,把這一平臺做成種質資源收集和流通便利化的區域。其次要把它做成一個企業的平臺,通過市場化的模式來解決它運營的經費問題。最后要把它建設成為一個創新創業的平臺,吸引創新公司入駐平臺開展種子研發,同時吸引一些創業者,通過平臺,創造更多的種子方面的創新成果,讓人才、資源都能夠在這個平臺上成長起來。”
楊凌綜保區
探索農業特色綜保區新模式
春節前夕,國務院批復設立了陜西楊凌綜合保稅區,楊凌因此成為全國唯一農業特色的綜合保稅區,這是楊凌繼獲批全國唯一的農業自貿區之后又一個“全國唯一”。
2月18日開工的楊凌綜合保稅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占地面積1320畝,一期總投資14.6億元,主要建設海關維網、口岸查驗、生活配套服務以及研發區,將依托楊凌的政策優勢、區位優勢和農業科技優勢,發展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服務等業務,著力打造“四園一中心三平臺”,未來將與上合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實現無縫對接,為楊凌示范區更好履行農業領域國際合作交流、推動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建設的國家使命。
楊凌現代農業國際合作有限公司總經理閔利乾表示:“項目建成后首先直接能推動和服務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和農業特色自貿片區的建設,依托綜保區開展農業的投資、貿易、科技、人文交流等方面的一些業務。第二個是直接帶動一些外向型產業的集聚,目前我們在談的希望入駐綜保區的項目涉及到18個。特別是我們要聚集涉農領域的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服務等方面的一些業務,推動農業國際合作方面進行制度創新,帶動我們整個農業特色自貿區、上合基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