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5 14:56:25
“富康富康,富裕小康”,1月25日,記者走進富康村進行探訪,聽著村干部自豪地解讀自家村名。
曾是利辛縣8個重點貧困村之一,如今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30余萬元,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近年來,利辛縣城關鎮富康村以產業扶貧興村,引導村民走上致富路。
在富康村前張莊的一家養鹿場,70歲的焦文云將拌好的飼料倒入食槽里。2018年,焦文云的兒子從東北購買了幾十頭梅花鹿,在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幫助下,建起了養鹿場,養殖梅花鹿走出致富路。兒子在外務工,養殖梅花鹿主要由焦文云來承擔。
富康村離城不遠,交通便捷,農產品出售方便。該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積極宣傳特色種養獎補政策,鼓勵貧困戶發展合適的產業。經過幾年嘗試,幫助貧困戶找到了一條因地制宜、適合自家發展的路子。
“養鹿場共有50頭梅花鹿,公鹿割鹿茸,母鹿生幼崽。”焦文云對記者說,經過近3年飼養,現在看到經濟效益了。
“母鹿每年能產一頭小鹿,每頭小鹿價值上萬元;公鹿每年能割大約2斤多鹿茸,品相好的鹿茸每斤能賣到3000元。”焦文云說,他們靠著養鹿很快脫貧,走上了致富之路,生活越來越好。
距離養鹿場不遠的一個家庭農場里,焦文付正忙著喂養山羊。目前,農場里主要養殖波爾山羊、家兔、鴛鴦、雞、豬、魚等,一年下來,各項收入穩步上升,每年達4萬元以上。
“當時,我們鼓勵他開辦家庭農場,幫他申請了小額扶貧信貸,有什么問題就及時幫他解決。看到這個家庭農場規模越來越大,我們感到很欣慰。”富康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副隊長程俢富對記者說。
“發展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農村穩定增收的重要途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馬大干介紹說,工作隊鼓勵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業,5年累計發放的獎補資金達112萬元,受益群眾384戶次。工作隊還定期開展培訓,提升村民的種養水平。在駐村幫扶工作隊的推動下,村里成立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帶動村民發展特色種養業。
在駐村幫扶工作隊的爭取下,上級財政累計支持富康村150萬元產業發展資金,分別投到養牛、養鴨、養羊、中藥材、蔬菜5個扶貧基地,收益歸村集體,再分給貧困戶,累計分紅264000元。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36萬元。
富康村引導村民發展種養業走上了致富之路,村民口袋鼓起來了。在此基礎上,該村積極推進道路硬化、村莊亮化、行道綠化“三化”工程,完善基礎設施,逐步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經過幾年努力,富康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年要做的事情很多,路燈要全部亮起來,水泥路要實現‘戶戶通’,黨員干部夜校活動要繼續開展……”馬大干說,今后工作隊將繼續幫扶村民做強特色種養業,推動種養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延伸拓展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