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9 09:33:22
日前,濰柴集團在山東省濟南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濰柴集團已于2020年12月1日,與雷沃重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12月29日正式完成交割。根據協議,濰柴集團持有雷沃重工60%的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據山東重工集團、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介紹,濰柴集團完成對雷沃重工的戰略重組,雙方將強強聯合,發揮資源協同優勢,加快推進我國農業機械化、智能化,引領中國農業裝備邁向高端,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落地。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執行副會長洪暹國這樣評價說:“這是我國農機行業的重要喜事,不僅受到國內全行業的矚目,也受到國際同行的矚目。相信重組后的雷沃重工,將依托濰柴先進的管理經驗、雄厚的資本實力和優秀的人才隊伍,助力我國大型農業裝備邁向高端,推動我國農機工業向全面、全程轉型發展,全方位提升我國農機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以強組強,中國農機領軍企業邁入發展新階段
雷沃重工近年來始終擔當農機領軍企業的社會責任,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持續提升服務現代農業的能力,已能夠為農業“耕”“種”“管”“收”“儲”“運”全環節提供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數據顯示,雷沃產品對我國小麥機收貢獻率達60%以上,水稻機收貢獻率達20%以上,玉米機收貢獻率達到30%,耕種收綜合貢獻率達40%以上。
“我們是國內唯一能夠為現代農業提供全程機械化整體解決方案的自主品牌,收獲機械、拖拉機等業務連續近20年保持全國領先,在國內建立了超過1000家專業的分銷和服務體系。2020年雷沃重工營業收入140億元,累計銷售農業機械8萬臺,行業龍頭地位持續穩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雷沃重工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桂民言語中透著自豪。
強中更有強中手,此次重組雷沃重工的濰柴集團,則是一家國際化跨國集團。在全球擁有動力系統、商用車業務、工程機械、智能物流、海洋交通裝備等五大業務板塊,尤其是動力總成核心技術業務,已全面實現跨越引領。
濰柴集團黨委書記、常務副總經理徐宏介紹:“5年前,濰柴動力啟動了大型拖拉機高端核心動力總成研發,目前已經掌控了農業裝備CVT(無級變速器)動力總成關鍵核心技術,一舉打破國外壟斷,實現中國制造CVT動力總成零的突破。近年來,濰柴集團實施進軍農業裝備的戰略轉型目標,農機動力已從3年前的零配套躍升到現在20%的行業占有率。”
強強聯合,戰略協同打造國際一流農業裝備集團
“十四五”期間,山東省委、省政府明確了高端裝備制造業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地位,其中農業裝備的高質量發展是核心內容之一。“這次重組,是根據省委、省政府統一要求,推動全省農業裝備產業整合升級的重要舉措。”譚旭光說,“中國的農業裝備普遍缺失動力‘心’,濰柴集團在中國乃至全球的動力系統有著比較強的競爭力,在這個時候與雷沃重工進行整合,對推動整個國家農業裝備核心技術的提升,具有戰略意義。”
雙方重組完成后,濰柴集團正式邁入了農業機械裝備制造領域。“雙方合作對推動我國加速農業現代化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契合國家發展戰略要求。”洪暹國說,當下就有兩條切實可行的共贏路徑:一是濰柴依托自身高端非道路全系列發動機、CVT動力總成和液壓動力總成等核心產業資源,為雷沃重工和全行業裝上高效可靠的動力“心”,補齊動力總成嚴重缺失的短板;二是濰柴發揮自身在電控、新能源、無人駕駛等新科技領域的優勢,與雷沃進行高效協同,為推動農業裝備智能化建立核心競爭力。
重組后的雷沃重工,帶動農機裝備板塊成為濰柴集團的戰略性業務板塊之一。發布會上,譚旭光擘畫了未來雷沃重工的戰略愿景:聚焦高端農業裝備,打造世界一流的農業裝備集團,2025年前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進入全球行業第一梯隊,成為濰柴集團新的發展增長點。到“十五五”結束,要達到1000億元的目標,進入全球前三。
突破瓶頸,科技自立重塑中國農業裝備新格局
據洪暹國介紹,我國農業裝備行業目前已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農機工業體系,在一些主要的地區和主要的作物環節,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行業已能夠為我國農業提供90%以上的市場需求。但同時,也依舊面臨著低端產能過剩、同質化競爭嚴重,產品質量亟須提升等突出問題,尤其是大馬力高端農業裝備全部依賴進口,多功能農業裝備嚴重缺失,其核心是動力傳動系統不能滿足整車整機要求。
“推動中國農業裝備向大型化、高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迫在眉睫。”譚旭光說,“我們這次重組完成,就是要集聚行業頂端資源優勢,瞄準行業‘卡脖子’難題,主動扛起國家糧食安全重任,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國產化替代,打造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業裝備集團,在山東濰坊打造全國最大的高端農業裝備制造基地。”
在當前的世界農機陣營中,美國的約翰迪爾、日本的久保田、德國的CLAAS等,都是世界級巨無霸企業,且都早已進入中國市場。目前,我國農機制造企業超過8000多家,但規模以上企業不到1/4,甚至總規模僅相當于美國約翰迪爾一家。
“客觀來說,我國農機產業與世界一流水平仍有約20年的差距。當前,濰柴集團與雷沃重工完成戰略重組,實現強強聯合,我們有信心用5到8年的時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真正引領我國農機行業邁入高端,具備國際競爭力。”王桂民說。記者 呂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