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1 09:25:00
全媒體記者 李富輝
連日來,山西省運城市各果業大縣的水果種植新品種、新技術、新應用培訓活動接連不斷,種植戶忙著“充電”學習新技術。與此同時,一輛輛運輸車滿載著“運城蘋果”,奔向天南海北市場……
2020年3月,臨猗縣國家現代蘋果產業(東卓)示范基地開始對老果園進行更新建設,以“引進新品種、運用新技術、采用新模式”示范引領,先后引進國內外多個優良品種,著力在去產能、提質量、降成本上下功夫,切實提高果品質量。2020年12月21日,該基地負責人李志高接受采訪時說:“我們采用矮化寬行密植模式,一是可以進大型機械,便于機械化作業,節省勞動力,降低勞動強度;二是確保行間通風透光,花芽質量高,果品的質量、紅度、顏色也好,糖度、風味比一般老果園產的蘋果有所提高。”
隨著運城市果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逐步深入,果園標準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像李志高的果品標準示范區,全市已經建成了104個,形成了以峨嵋嶺和中條山優勢產區為主的優質蘋果生產帶,以鹽湖酥梨、永濟葡萄、平陸玉露香梨等為代表的特色水果優勢區。
據悉,“十四五”期間,運城市將緊緊圍繞農業“特”“優”發展戰略,加快果業由增產向提質轉變,以“品質果業、品牌果業、誠信果業”為重點,持續深化果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果業高質量轉型發展,打造全國特色優質果品生產基地、國家級蘋果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黃河流域果品出口基地和北方果品貯藏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