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1 09:22:40 陸蓓蓓
這兩天,隨著一波又一波寒潮來襲,華亭鎮的養龜戶們又忙碌了起來。為室外的池子罩上薄膜,檢查水面是否存在冰凍現象,查看冬眠龜的狀態是否正常……近年來,華亭鎮通過政府搭臺、政策推動、科技助力、典型示范、市場運作等方式加快特色產業發展,其中觀賞龜養殖產業表現尤為亮眼,目前全鎮養龜戶年總收入可達400多萬元。
華亭的養龜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成立于2008年的上海金苑龜鱉養殖專業合作社就走過一段“彎路”。
一開始,合作社在華亭鎮農業服務中心的技術優勢和種源優勢下,物色、遴選了10戶農戶嘗試庭院養殖鱷龜,即在自己家門口,利用閑散的土地資源、少量的勞動時間進行鱷龜苗養殖,來提高農民收入。但鱷龜苗好價只持續了三四年,之后價格一路下滑,甚至下降了50%,首批養殖戶的積極性嚴重受挫。
關鍵時刻,嘉定區水產推廣站的專家團隊和合作社負責人搜集信息、分析研判,采取每年有計劃地引進觀賞種龜,逐步淡出肉用龜苗生產。在近五六年間,先后引進日本石龜、“剃刀”、“巨頭”、“果核”、“黃緣”等小型觀賞種龜,并實行邊引進、邊指導、邊擴大養殖戶,使養殖戶每年每戶有2萬至4萬元的純收入,還積累了較大的特色觀賞龜種源資本。
如今,合作社內養殖戶已發展至40多戶,2019年龜苗銷售經營純收入近100萬。2020年,由于觀賞龜品種適銷對路和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全社純收入160余萬元,平均每戶收入達4萬余元。
無獨有偶,坐落于現代農業園區的上海永泓觀賞龜專業養殖有限公司也在華亭不斷發展壯大。該公司成立于2006年,占地40畝,是一個集約化、多品種、功能全的觀賞龜生產繁殖、種質資源展示和龜苗銷售的專業生產基地。經過多年深耕,目前該公司有名、優、新觀賞品種30余個,今年預計龜苗銷售收入近200萬元。
經過十多年的實踐探索,觀賞龜養殖產業已逐漸在華亭扎根,形成了區特種水產養殖試驗場、永泓基地、金苑合作社和瀏島生態養殖場的集群規模,全年總收入達400多萬元,種源30余個,是華亭休閑、觀賞、精細、生態農業的一枝獨秀。
未來,隨著“爬寵”動物市場需求的持續升溫,庭院養龜這項特色產業將在華亭不斷迸發新的活力,讓更多農戶的“錢袋子”鼓起來,助力打造鄉村振興“華亭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