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 09:08:40
為推動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夯實鄉村振興基層基礎,根據《關于開展鄉村治理試點體系建設試點示范創建工作的通知》(遼農領辦〔2020〕4號)精神,加強和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邵紅土崖子村結合了本村的實際,研究出一條具有本村特色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工作。
村黨支部帶頭領辦合作社,讓村民腰包鼓起來
邵紅土崖子村村“兩委”班子成員配備齊全,村里現有兩個村級合作社,分別是遼陽市文圣區邵紅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和遼陽市文圣區邵紅農機專用合作社。在村干部的帶頭引領之下,通過一年的積極工作,千畝水稻喜獲豐收,成功注冊“襄玉”品牌用于銷售本村生產的香米和蟹田米,初見良好經濟效益。
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形成固定農業作業模式
村集體成立了由掌握技術、懂管理、會銷售的專業人員組成的生產小組負責合作社的日常運轉工作。經過一個生產周期的運行,提升農業生產效率,降低日常運營成本,提高工作人員薪酬,形成了合理的集約化合作社工作模式。實際生產過程中,生產小組除了對水稻的旋耕、播種、除草、收獲及秸稈還田等整個生產環節提供服務外,還為無勞力、弱勞力農戶提供農資、運輸和銷售等服務,解決了他們干不了、干不好的難題,為老百姓提供了規模化的經營、專業化的服務。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實施,為村里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實實在在的效益,實施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項目后,糧食畝均增產10%以上。
加強土地流轉工作勢頭,釋放農村勞動力
2020年,邵紅土崖子村新流轉土地150畝,全部用于村里合作社發展,全村農業生產更趨于規模化,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有利于農業機械化的實現。規模化的經營讓村民應對糧食價格變化有了風險保障,使大量要荒廢的土地更好地開發和利用,讓外出務工的村民的土地得到更合理的使用,讓農民全身心融入城市,參與國家工業建設,保障城鎮化建設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