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5 08:54:19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繼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對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文化為鄉村振興培根鑄魂。“十四五”期間,農業農村部將按照全會精神要求,從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傳承弘揚優秀農耕文化和提升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等方面做好鄉村文化建設工作,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司長李偉國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要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開展移風易俗行動,倡導誠信道德規范,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培育鄉村文明新風尚。2020年,農業農村部向社會公開推介了首批全國村級“鄉風文明建設”優秀典型案例,取得很好的示范引導作用。2021年將征集推介第二批全國村級“文明鄉風建設”優秀典型案例,并繼續組織“縣鄉長說唱移風易俗”活動,示范引領,增強移風易俗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感染力。
優秀農耕文明是中華文化之根,傳承發展至今,歷久彌新,始終充滿活力,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四五”期間,農業農村部將深入實施農耕文化傳承保護工程,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賦予新的時代內涵,讓歷史悠久的農耕文化在新時代展現魅力和風采。據悉,截至目前,農業農村部已認定了5批118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其中18項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第六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發掘認定工作日前已啟動,結果將于2021年公布。在發掘認定的同時,將深入發掘優秀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加強對農耕智慧和精髓的展示傳播。壓實遺產地保護傳承責任,建立年度工作報告制度,開展遺產保護與發展規劃落實情況監測,及時掌握遺產地工作動態,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指導各地在有效保護基礎上合理利用,依托農業文化遺產資源,打造特色農業品牌,推動文旅融合,促進當地農民增收致富和經濟社會文化可持續發展。
“十四五”期間,農業農村部還將指導開展豐富多彩的農村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圍繞迎接中國共產黨建立一百周年和鄉村全面振興,繼續組織開展全國農民攝影、詩歌征集展示,“新時代鄉村閱讀季”“億萬農民體育健身活動”等農村文化活動,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活動品牌,積極培育鄉土文化能人,激發農村文化內生活力,吸引全社會關心關注“三農”工作,為鄉村全面振興匯聚強大精神力量。記者 周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