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 首頁 > 養殖 > 正文

“三區”人才蔡紅科 “傳經送寶”助農增產增收

2021-01-13 14:08:14   

全媒體記者 劉欣雨

養“烏雞”能否賺錢?陜西紫陽這個村子有“養殖秘法”。2019年7月10日,陜西省科技廳以“三區”人才聘用41歲的蔡紅科到安康市紫陽縣城關鎮雙坪村參與扶貧工作。

雙坪村位于漢江北岸、大巴山深處,7個村民小組散落在11.6平方公里的大山深處,是一個深度貧困村,全村以種植茶葉、柑橘為主。

同蔡紅科交談中記者得知,他主要對接雙坪村六組開展扶貧工作。同沿江、中低山的村民小組相比,位于海拔1200米的六組,因高山一帶自然條件較差,產業基礎薄弱,并不適合發展茶、橘產業。

村村跑 為養殖戶解憂

“山高坡陡、林木濃郁、晝夜溫差大、生態無污染、土壤之中又富含硒及其他礦物質元素,屬于林下種養殖的絕佳之地。”蔡紅科告訴記者,生態種養殖的道路非常適合六組產業發展。

在陜西省科技廳的支持下,蔡紅科同駐村工作隊成員及專家研究決定,在六組引進烏雞生態放養和中草藥種植項目。

確立雙坪村六組雙硒種養專業合作社為運營主體,以養殖大戶帶動散養戶。以加工、包裝、銷售為營銷手段,采取集中飼養加生態放養相結合的模式后,蔡紅科立馬為雙坪村六組打造了特有的林下烏雞養殖品牌——高山富硒烏雞。

2019年8月初,蔡紅科從略陽縣訂購2500只烏雞苗,雙坪村六組雙硒種養專業合作社以大戶500只,小戶50-100只的方式,分別投放給12戶貧困戶進行試養。

集中飼養烏雞苗的試養過程中,由于養殖戶養殖設施過于簡陋,雞苗不斷出現死亡。為減少雞苗死亡率,蔡紅科每天往返在養殖戶的養雞棚中,指導村民改造養殖設施及治療用藥。經過合理用料、用藥,目前貧困戶的烏雞成活率已達90%以上。

手把手 傳授養殖新技術

為了讓養殖戶更好地接受養殖知識,蔡紅科隔三差五為養殖戶培訓養殖及營銷知識,為防止季節交替引起的疾病,他提前為養殖戶預定好治療、預防的藥品,親自指導養殖戶用藥。

“去年滑液囊(關節炎)、支原體感染比較嚴重,當時,蔡老師立馬就給出了方案,讓我們使用抗生素,用多氣環素,還有泰勒菌素。有了蔡老師的技術支撐,不僅雞的死亡率下降了,疾病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雙坪村六組貧困戶張永秀告訴記者,現在棚里的烏雞長的黑光發亮,她的這批高山富硒烏雞馬上就能出欄了。

從無到有,六組烏雞試養的成功,也讓雙坪村其他村民小組的貧困戶們看到了希望。現在,雙坪村很多農戶都開始養起了高山富硒烏雞,忙的不亦樂乎。

據了解,雙坪村六組高山富硒烏雞規模已超20000只,每年可為貧困農戶增收2至3萬元,帶動六組和其他村民小組貧困農戶30至50戶。目前,百畝中草藥種植基地已初具規模,以種植苦參,柴胡,黃精,大黃,葛根等藥材為主,預計今年可為貧困農戶增收1至2萬元。

心連心 致力科技扶貧服務

近年來,陜西省科技廳積極探索創建“支部+科技示范+合作社+貧困戶”產業發展新模式,發揮科技示范帶動作用,通過村支部的組織引導和服務,把扶貧的政策、資金、人才和技術資源,無縫對接到貧困戶家中。

作為一名無縫對接的扶貧工作人員,蔡紅科希望他扶貧的身影能留在每個雙坪村六組貧困戶的心中。作為陜西省科技廳聘請養雞專業人才,他說:“只有全力打造具有懂技術、善經營、會營銷的一批新型職業農民,才能增強他們的永續造血功能,真正起到扶貧的作用。”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