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4 18:02:56
入冬以來,隨著天氣逐漸轉冷,吉林省各地溫室大棚又成了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陣地,通過不斷調整種植業結構,棚膜經濟發展得紅紅火火,冬閑變冬忙,農民們的腰包也更鼓了。
這幾天,長春市二道區英俊鎮的特色農業大棚里,一盆盆私人定制的盆栽蔬菜長勢喜人。
長春市二道區立足區位優勢,引導和鼓勵農戶大力發展棚膜經濟,并對生產主體落實各項農業補貼政策,有機蔬菜、食用菌等特色產業發展迅速,食用農產品已上市470多噸。
走進公主嶺市秦家屯鎮兩家子村,一棟棟食用菌大棚映入眼簾。大棚內,工人們正在采摘鮮菇,一派熱鬧景象。
兩家子村共有大棚150多棟,其中,食用菌大棚90棟,為了讓更多的農民增加收入,村里組織成立了合作社,規模進一步壯大。
社員的錢袋子鼓起來,同時也帶動了周邊村民就業,不斷增加村民收入,以特色產業撐起致富傘,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室外寒氣襲人,室內溫暖如春。在白城市洮北區青山鎮紅塔村,任偉俠兩口子忙活著給自己的雪寒韭菜大棚蓋棉被。
任偉俠告訴記者,她家的韭菜全部采用有機肥,上市后銷路不用愁,第一茬韭菜預計能出2萬多塊錢。由于擴大了種植面積,還吸納了周邊的村民到大棚打工,增加收入。
目前,紅塔村的“雪寒韭菜”遠銷到大慶、齊齊哈爾、內蒙古興安盟等地,村民年平均收入達17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