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企業董事長當上“產業村長”

2020-12-31 08:51:58   

近日,合川區龍市鎮龍頭村傲井院子的農家議事亭熱鬧不已,新任“產業村長”龍小凡在這里召開首場院壩會。他先算近期家庭經濟賬,再算長遠產業發展賬,目的只有一個:動員村民們規模化、標準化發展優質水稻產業。

龍小凡是重糧集團在合川新成立的企業——重慶市合川區三江人和米業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主要負責合川地區的糧食收購、加工和銷售。作為這樣一個不涉及水稻種植環節的企業董事長,他為何在龍頭村當起了“產業村長”?

“邀請企業董事長來當‘產業村長’,是我們不斷深化脫貧攻堅成果,探索出的一條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社會力量幫扶融合發展的新路子。”龍市鎮黨委副書記雷靜告訴重慶日報記者,自今年2月探索啟用“產業村長”以來,該鎮已邀請鎮域4家企業董事長當上“產業村長”。目前,“產業村長”們依靠各自行業優勢,結合各村實際,發展產業、開拓市場、帶動就業,年度“成績單”都還不錯。

首次選出4位“產業村長”

龍市鎮位于合川東北部,地處川渝交界處、渠江左岸,與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樂善鎮、岳池縣羅渡鎮相鄰。雖然地理位置較偏,但近些年,該鎮致力于將三產融合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以糧油種植為主導產業,以加工蔬菜種植、生態畜禽養殖為特色產業,成功引進了21家農業企業。

“我們把企業引進來了,水稻、榨菜、蛋雞等產業發展起來了,但村民的傳統方式跟不上發展的新要求。”雷靜以水稻產業舉例,村民原來發展的6萬畝水稻中,品種五花八門,規模不大、質量不一、品牌不響,難以贏得更為廣闊的市場。

2019年,龍市鎮成功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名單,開始創建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日益迫切。

“我們引進的企業大部分是國家級、市級龍頭企業,自然希望借助他們來助推產業發展。”雷靜說,今年2月,該鎮探索實施“產業村長”方案,從21家鎮域農業企業中首選出4位董事長,希望通過他們一年時間的示范帶動,未來為全鎮15個村配齊“產業村長”。

 “村長”上崗帶來產業發展

中心村的“產業村長”曾巧是重慶市曾巧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企業主要從事訂單收購辣椒、雞爪等進行休閑食品加工,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其“乖媳婦”等系列品牌加工產品暢銷全國,2019年的年產值達3.59億元。

“我的企業擅長做蔬菜加工,發動村民們種青菜頭是近水樓臺,我也愿意成為村里蔬菜發展的堅強后盾!”曾巧說,他到龍市鎮投資已有8年,“產業村長”一事,更是激發了他干事創業的激情。

今年6月,曾巧與浙江桐鄉菜業公司簽訂了6萬噸/年的蔬菜加工合作協議,不僅讓中心村的青菜頭種植面積從往年的400畝增加到800畝,更是助推其他村新增青菜頭5000畝,同時帶動合川區內、四川岳池、武勝等地發展青菜頭兩萬畝。

“我當‘產業村長’最大的目標,就是發展產業、讓群眾致富。”曾巧介紹說,今年通過直接種植、合作社利益聯結、務工等方式,讓榨菜產業惠及了186戶貧困群眾,青菜頭收購價格由去年的600元/噸漲至650元/噸。

與曾巧不同,龍頭村“產業村長”龍小凡負責的企業落戶龍市鎮才9個月。但相同的是,他也感受到肩上同樣的責任。“幫村民走上發展優質水稻的產業之路,我是信心百倍。”他說,今年初他便動員村民發展優質水稻,推薦的兩個優質稻種已在當地種植上萬畝,一直在籌備打造“合川三江生態米”品牌。同時,以高出國家糧食公布價10%的標準予以收購,將惠及貧困戶258戶。

本月初,他們加緊啟動了日產150噸優質稻米加工生產線的建設。項目投產后,每年可收購優質稻谷5.8萬噸、加工優質大米3.5萬噸,帶動20萬畝優質水稻基地的發展。“下一步,我這個‘村長’的工作就是進村宣傳,讓村民們轉變觀念,走水稻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之路。”

調動更多能人參與其中

前不久,得知龍市鎮又引進了一家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中化集團,將與合川區合作打造1萬畝高標準農田,龍小凡趕緊找到中化集團相關負責人謀劃強強合作,在龍市鎮種出“高端米”。雙方很快簽訂合作協議:2021年春節期間,將在龍市鎮全域范圍統一品種、統一標準種植水稻,形成耕、種、收、加工、銷售一體化,帶領全鎮糧油產業高質量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其中,由中化集團負責水稻種植環節,由重糧集團負責收購、加工和銷售。這樣,村民只需按技術員的統一標準種植,不用再送到市場售賣,“龍村長”將以高出國家糧食公布價10%的標準進行收購。

最重要的是,兩家企業經過精心挑選、測土配方,決定選用“神農優228”和“川種優3877”兩個優質品種,打造5萬畝品牌大米;同時選定“荃優1606”,打造1萬畝高端米示范田。

這1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正好在龍小凡任職“產業村長”的龍頭村。于是便出現了文章開頭他召開院壩會的一幕。

“我們都是種糧食的老農民,接受新鮮事物有點慢。不過,這些‘產業村長’都是能人,跟著他們干絕對沒錯!”對于龍小凡的倡議,貧困戶柳家平表示支持。

貧困戶羅承燕也投了贊成票:“去年我種了8畝老品種水稻,畝產1000斤,價錢低,只賣了9600元。今年,我種了10畝優質水稻,畝產量1500斤,收入了21000元。明年我還準備多種一些。”

“‘產業村長’正成為我們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不可或缺的力量。”雷靜說,下一步,該鎮還要繼續扮演“搭臺”的角色,調動更多的能人、社會力量參與其中,讓全鎮15個村的“產業村長”都順利上馬,把各村送上依靠產業致富奔小康的大道。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