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11:08:21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近日,市委組織部制定《人才助力鄉村振興“十業百社萬才”計劃實施方案》,堅持以人才振興促鄉村振興,聚焦鄉村重點產業發展,推動形成高端人才把脈會診、經營人才營銷運作、技能人才生產管理,“喬灌草并茂”的鄉村產業人才格局,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專家人才走下去
首次種植大棚西紅柿的甘州區大滿鎮平順村村民鄒偉因對健康植株、養根護苗等種植要點還不了解,心里一直有所顧忌。就在他困惑無措時,遇上張掖市組建的專家服務團來進村為農戶解疑釋惑,這讓他解了心鎖。“我們深入一線為農戶答疑解惑,不僅是對農戶的幫助,從自身來說,也是對技術的再提升、再學習。”河西學院農學院教授、市鄉村振興蔬菜產業專家服務團成員王勤禮說。
今年,圍繞市委、市政府實施“四個百萬”工程、培育“六大區域特色產業”、打造“兩個百億級產業體系”布局,全市整合河西學院、科研院所及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專家人才106名,組建玉米制種、蔬菜、食用菌、直播營銷等10個專家服務團。每個團采取組團服務與個人服務相結合、面上調研與定點聯系相結合、定期下沉與在線服務相結合、產業把脈與典型培育相結合、科研攻關與成果轉化相結合等形式,精準服務1項重點產業,轉化1至2個科研成果,培育10個左右示范典型,培養50至80名農村實用人才,每年形成1至2個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切實解決生產、技術、營銷等各環節的突出問題,借智借力助推產業健康發展。至目前,專家服務團共開展對接服務347場次,解決發展難題220個,培訓農戶8545人次,其中,到65個貧困村開展對接服務132場次,解決發展難題114個,培訓農戶3208人次。
經營人才強起來
張掖市堅持把人才鏈建在產業鏈,著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篩選確定運行狀況良好、發展潛力較大的120個農民合作社,采取“四個一措施”加大人才支持,著力打造人才引領型農民合作社,以點帶面、示范帶動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確定一個專家服務團定期聯系,通過開展技術指導、技術推廣等服務,著力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水平。培養一名優秀領辦人帶動發展,圍繞轉變思想觀念、創新經營理念、抓好市場營銷開展專題培訓,著力打造一支懂市場、會管理、善經營、有情懷的合作社帶頭人隊伍。選派一名科技特派員駐社指導,進行“一對一”服務,解決技術難題,推廣新技術新成果,抓好實用人才就地培養。選派一名高校畢業生入社服務,與人社部門舉行專場招聘會,選聘未就業大學畢業生到合作社服務創業,重點參與市場培育、品牌營銷、線上銷售等經營活動,幫助合作社健康發展、做大做強。
實用人才育起來
加大“土專家”“田秀才”及返鄉創業農民、農村電商人才等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培育力度,力爭利用5年時間培養1萬名以上農村實用人才。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每年分類分層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000名左右;建立農村人才培養、選拔、評價、使用體系,每年組織評定1000名以上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分類舉辦農民技術員、建筑工、金牌導游講解員、非遺傳承人、能工巧匠、餐飲服務員、家政月嫂、電商營銷等技能大賽,著力打造具有鄉村特色的名師名匠。探索設立“鄉賢參事會”“鄉村發展顧問團”等鄉村新型崗位,支持專家學者、退休干部、致富能人等下鄉服務,為鄉村治理解難紓困。建立“鄉土人才超市”,整合科技示范戶、農民科技指導員、鄉鎮農技人員等各類專家人才,建立人才與經營主體信息互聯互通對接平臺,讓農民根據需求“點餐”,打通鄉土人才服務產業發展“最后一公里”。作者: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