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14:58:27
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婁莊鎮姚山村,原是皖北地區一個相對偏遠的貧困村。全村含17個自然村,有耕地15612畝、人口1162戶5166人,其中貧困戶171戶644人。長期以來,該村基礎設施匱乏、產業基礎薄弱、發展相對滯后,存在著“人口多、土地多、貧困戶多,沒有主導產業、沒有集體經濟收入,群眾人均純收入少”等情況,貧困發生率一度達11.6%。截至2015年底,該村貧困群眾年人均純收入還未突破2000元。
近年來,隨著國家脫貧攻堅各項惠民政策的持續深入推進,姚山村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人均純收入等核心指標都得到了較大提升。截至2019年底,全村貧困人口實現全部脫貧,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突破80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從無到有,2019年實現6項收入50.3萬元。
姚山村只是宿州鄉村實現脫貧的一個典型。截至今年8月底,宿州市所轄四縣一區已全部成功退出貧困縣序列,累計脫貧59.94萬人,35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降至0.23%。
三個“法寶”攻貧困
“在脫貧攻堅中,姚山村始終注重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協同推進。”姚山村第一書記兼駐村扶貧隊隊長戴安君介紹。戴安君是宿州市委宣傳部選派進村任職的,已駐村工作4年。
近年來,姚山村探出了3條“致富經”。
注重產業扶貧與產業興旺協同推進。姚山村主導產業從無到有,已實現中藥材種植、食用菌種植“一村雙品”,全村95%以上的貧困戶家庭已掌握至少一種特色種養技術,30%以上農戶加入各類種養專業合作社;自2017年以來,姚山村連片種植中藥材近900畝,一躍成為全縣規模最大的中藥材產業扶貧基地,畝均增收1000元以上;2019年全村有123戶貧困戶家庭實施特色種養項目,占全村貧困戶總數的72%,戶均增收8000元以上。特色主導產業在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同時,通過產業輻射、主體帶動、政策扶助等有效機制,也讓全村大部分非貧困人口參與受益,呈現出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注重扶志扶智與文明鄉風培育相結合。2017年以來,姚山村以環境治理、典型選樹、移風易俗、志愿服務、文明活動、教育培訓“六大行動”為載體,先后實現水電路網“戶戶通”,綠化、保潔、太陽能路燈村村“全覆蓋”,衛生水沖廁所基本實現戶戶“全覆蓋”,人居環境煥然一新;先后評選“姚山好人”“好媳婦好婆婆”“脫貧示范戶”“五好家庭”“最美庭院”等先進典型82戶(人),其中3名貧困戶被評為“宿州好人”“全省新時代向上向善好青年”,示范引領作用日益凸顯,爭先進、當模范的好風尚日趨形成;先后成立“四會一約”,移風易俗、節儉辦事、文明和諧的文明鄉風在全村蔚然成風;由幫扶干部、村干部、扶貧工作隊等41名骨干成員組成的志愿服務隊,以“送一句問候、講一篇故事、掃一個房間、聊一會家常”的“四個一”志愿服務為抓手,為全村群眾常年送關愛、增信心、鼓干勁;全村成立4支農民文藝活動隊伍,由群眾自編、自導、自演的鮮活生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藝節目,讓廣大群眾在歡歌笑語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文化洗禮;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載體,每年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科技、文化、法律等農民教育培訓10次以上,讓群眾在生產生活中既有“志”,更富“智”。
“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支部”。注重黨建引領與有效治理相結合,姚山村在開展脫貧攻堅實踐中,始終堅持“一抓雙促”,始終堅持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和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創先爭優、民主決策、黨員志愿服務等組織活動,始終牢牢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通過黨建引領,姚山村“兩委”班子堅強有力,黨員作用日益顯現,該村連續多年被評為“五星級村”,為實現村級有效治理奠定扎實基礎。
姚山村的3個“法寶”有力推動了貧困村脫貧攻堅。
接續推進謀振興
姚山村的“蝶變”是宿州市協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成效的一個縮影。在新階段,如何進一步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宿州市委、市政府進行了深遠謀劃。
“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人才是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一環。”宿州市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金海說,選優配強農村干部隊伍尤其重要。要建立“三農”工作干部隊伍培養、配備、使用機制,落實關愛激勵政策。統籌推進鄉鎮所改革,強化鄉鎮為農服務體系建設,確保“三農”工作在基層事有人干,責有人擔。注重從外出歸來的能人里選拔村干部,抓好選派“第一書記”到基層農村工作,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成為新農村建設中堅力量,筑牢鄉村振興戰略之基。
宿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曉黎介紹,鄉村振興要惠及全市600多萬人民,是整體性政策,相關政策在有機銜接時要充分考慮政策的覆蓋面問題。
“脫貧攻堅戰即將圓滿收官之際,如何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為一個緊迫而現實的課題。”宿州市扶貧開發局副局長陳迎冬說,絕對貧困問題解決后,相對貧困問題仍長期存在。要加強頂層設計,針對相對貧困人口,設計新的識別標準和識別程序,建立相應幫扶機制。把相對貧困地區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短板和重點,確保投入力度不減。
“我們正在提前謀劃和草擬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工作規則。”宿州市副市長韓維禮介紹,要全面梳理現行脫貧攻堅政策,對政策的適用性進行綜合評估,保持政策的相對連續性和穩定性,按照“接續保留一批、調整完善一批、轉換退出一批”的思路,推動脫貧攻堅特惠政策轉變為鄉村振興普惠政策。 記者 楊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