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 首頁 > 農資 > 正文

實用技術| 科學施肥 促進冬小麥生長

2020-12-07 15:39:28   

科學平衡施肥,是小麥高產的關鍵因素。由于生長期長達8個月之久,在不同生育期,冬小麥對營養元素的吸收數量和比例不同。因此,專家建議,應根據其需肥動態和肥效時期來科學確定施肥方式。

冬小麥的一生經歷出苗、分蘗、越冬、返青、拔節、孕穗、灌漿、成熟8個階段,在不同生育期,對氮磷鉀的吸收數量和比例不同,要做到科學施肥,首先應探明小麥營養特點及需肥規律。

越冬前,冬小麥對養分需求不多,以氮為主,約占總養分吸收量的10%~14%,磷鉀比例均不足10%,但此時麥苗小、根系發育弱,對養分供應的敏感性較強,必須確保養分供應;越冬后,隨著氣溫的升高和小麥群體的增大,養分吸收量迅速增加,直至抽穗、開花時才緩慢下來,尤其是鉀,開花以后停止吸收;從拔節到開花期是冬小麥吸收養分的高峰期,全生育期總養分需求量55%的氮、80%的磷和90%的鉀都在這一階段;開花以后直到成熟,還需要吸收28%的氮和極少量的磷,基本上不再吸收鉀。

一般而言,高產田小麥吸收的養分,尤其是氮,約有三分之二來自土壤。因此,提高土壤肥力是實現小麥持續高產的關鍵措施。施肥的目的,不僅是為當季作物高產提供養分,更重要的是補充當季作物生長所吸收掉的土壤養分,為下季作物高產奠定基礎。

據研究,每生產100公斤冬小麥籽粒,約需吸收氮3.1公斤、磷1.1公斤、鉀3.2公斤,三者比例約為2.8∶1∶3。隨著產量水平提高,對氮磷鉀的吸收總量相應增加。

冬小麥不同生育期營養元素吸收后在體內的積累分配,主要隨生長中心的轉移而變化。苗期吸收的氮主要用于分蘗和葉片等營養器官的建成,拔節至開花期主要用于莖稈和分化中的幼穗,開花以后則主要流向籽粒。磷的積累分配與氮基本相似,但吸收量遠小于氮。鉀向籽粒中轉移量很少,80%以上保留在秸稈。

(據《河北科技報》)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