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7 09:50:24
農業是根本,也是基礎,國家的發展更是離不開農業的發展,隨著國家推動新農村的建設,農村現在發生了很多變化,在過去,只要一提到農村,就覺得農村臟亂、不方面。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大家都爭著搶著回到農村,除了現代農村的發展,更發現了農村的致富的商機,有專家就曾說過,未來4種農業新模式的崛起,將進一步改變目前農村的現狀。
01
定制農業
著名企業家馬云之前就對農業做過一個預想,他認為未來的農業是數據化和定制化的,就是農業種植將來也會像互聯網軟件一樣,也會根據區域性的人群需求針對性地去種植農產品,用綠色、有機產品去吸引固定群體來消費,通過他們進一步擴大銷售渠道。
比如:“黃牛之鄉”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后旗面向全國消費者啟動“定制農牧業”項目,產品是當地的黃牛。消費者通過電商平臺認購黃牛,由電商平臺及農戶代養,由電商平臺提供交易平臺及售后保障服務。同時,電商平臺對農戶養殖的過程進行監督,消費者可以通過“電商平臺”平臺實時監督查看所認養牛的成長狀況,黃牛出欄后,電商平臺負責提供屠宰檢驗、檢疫、分割、包裝、配送等服務。消費者可以實時查看認購黃牛飼養情況,還可以隨時去農戶家探視,體驗親自飼養的樂趣。
這一模式在國外很火,但我國剛剛興起,仍有很大的潛力。
02
認養農業
就是農民給認養人提供種植土地,認養人出錢,農民出力,認養人想要種什么農民就種什么。這種方式的優勢在于農民把自身的風險系數降低了,而且不用擔心產品的銷售渠道,農民可以很輕松的賺到錢。浙江有個農民就推出了果樹認養的方法。以葡萄樹為例,認養人在整個葡萄園里自己挑選一棵認為有潛力的果樹,然后掛上認養牌,平時由果園工人負責養護,到了葡萄成熟的季節,這棵樹上的所有葡萄就歸認養人了。已經認養的客戶,還能帶來不少新客戶。這也是未來的一個模式。
03
共享農業
共享農業就跟現在的網絡模式一樣,共享包括農業機械、農業技術、勞動力、農莊、倉儲、銷售渠道等整個種植產業鏈的內容。這種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各個"鏈條"上的效率,運營的模式就類似于我們現在城市中流行的共享項目,這樣就不會浪費太多資源,還能讓農戶們享受到取長補短的資源交流。
以美國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公司“庭院俱樂部”為例,它采取的就是一種典型的有形資產分享方式:他們將建筑公司和承建商那里閑置的推土機、挖掘機、反鏟機等重型機械設備出租,幫助前者獲得額外收入的同時,也省卻了不需要經常使用這些設備的小公司一筆不小的投入。
04
創意農業
這個是政策有所關照的產業,這種農業模式的價值注重在它的藝術性,德國創意農業主要形式是休閑農莊和市民農園。市民農園是利用城市地區或近郊區之農地、規劃成小塊出租給市民收取租金,承租市民可在農地上種花、草、蔬菜果樹等,讓市民享受耕種與體驗田園生活以及接近大自然的樂趣。目前我國的創意農業有農業主題公園、農業景觀以及農業節慶這三個,這增加農業的整個市場競爭力,這種模式對于農業的帶動是全面性的,是現在比較稀缺的模式。
看到了這些商機,是不是對未來農業的發展越來越充滿信心呢?趕快行動起來吧,下一個農業致富人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