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 首頁 > 頭條 > 正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學習輔導百問·農業規劃你問我答 | 為什么要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2020-12-02 09:47:36   

問:為什么要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答: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現代化進程中城的比重上升、鄉的比重下降,是客觀規律。但不管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到哪一步,農業都要發展,鄉村都不會消亡,城鄉將長期共生并存,這也是客觀規律。綜觀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在實現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同時,基本上消除了工農和城鄉發展差距,實現了農業農村現代化。但有的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沒有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農業農村發展滯后,農產品供應不足,不能有效吸納農村勞動力,大量失業農民涌向城市貧民窟,鄉村和鄉村經濟走向凋敝,工業化和城鎮化走入困境,甚至造成社會動蕩,最終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對于像我國這樣擁有 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如果“一邊是繁榮的城市、一邊是凋敝的農村”,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正因為如此,《建議》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黨就提出并開始推進農業現代化。經過幾代人接續奮斗,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40多年持續快速發展,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目前,全國人均糧食占有量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水果、蔬菜、水產品、禽蛋產量躍居世界前列。我國用不到全球10%的耕地養活了全球18%的人口。我國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升,農業生產實現了從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向主要依靠機械動力的轉變,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農田有效灌溉面積超過10.24億畝。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全國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通電力、通電話、通有線電視和寬帶,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農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豐衣足食、從絕對貧困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但是,由于我們國家大、歷史欠賬多,再加上多種因素制約,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矛盾依然比較突出,農業農村現代化仍然是“四化同步”發展中的短板和弱項。我國農業物質技術基礎總體上依然薄弱,中低等耕地占比超過七成,農業科技貢獻率顯著低于農業發達國家;農業規模小,組織化程度較低,農業競爭力不強;農業資源環境壓力較大,耕地退化和污染問題突出;城鄉差距仍很明顯,2019年城鄉居民收入比仍高達2.64:1,農村基礎設施和文化、教育、衛生、社會保障水平等均顯著落后于城鎮。

“十四五”時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重要時期,也是調整我國城鄉關系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歷史窗口期。按照《建議》的部署和要求,需要繼續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具體講,需要著重抓好3個“同步推進”。一是同步推進土地產出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升,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點,促進農業供給更好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二是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為抓手,在夯實現代農業物質技術基礎的同時,花更大氣力改善農村面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盡快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三是同步推進農村生產力現代化和鄉村治理現代化,以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為導向,不斷完善鄉村治理機制,構建起適合農村特點的、高效率的現代治理體系,推動傳統農村社會向現代社會平穩轉型。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