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8 11:09:39
在農村,并不是所有農民都擁有土地,還有一些人是沒有承包地的,這些人就是“無地農民”。
無地農民主要是新增人口、農村的回遷戶等等。不管從哪個角度看,農民都還是希望可以擁有承包地。于是,很多無地農民希望將現有的土地打亂重分,但是這可行嗎?
短時間內土地不會打亂重分
《土地管理法》規定,承包期內,農村土地不得隨意調整,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得侵犯。
這就表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土地都不會出現大的調整,而打亂重新分的情況更是不可能發生。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的意見》中也對此進一步做了明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應堅持延包原則,不得將承包地打亂重分,確保絕大多數農戶原有承包地繼續保持穩定。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從第一輪承包開始保持穩定長達七十五年。
為什么要求不得將承包地打亂重分?
土地打亂重分,雖然對一部分無地農民有益,但對于農業的整體發展和其他農民的利益,都會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1.土地打亂重分,碎片化、拋荒更嚴重
本來土地就有限,分的人多了,分到每個人頭上的也就少了,那只會讓現有農村土地過度“碎片化”,而土地一旦“碎片化”過于嚴重,種糧食更賺不到什么錢,農業的回報率只會更低,也就容易消磨掉種地的熱情,進而引發更為嚴重的土地撂荒問題。
2.土地質量可能下降
如果土地被打亂重分,耕作土地的人換了,那么這些人對現在土地的質量肯定是難以把控的。
無地農民還有機會獲得土地嗎?
雖然有要求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堅持延包原則,不得將承包地打亂重分,但同時也提出了土地承包要遵循“大穩定,小調整"的原則。根據實際需要,可在個別農戶之間做小范圍適當調整,但小范圍調整也需村子里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或村民代表點頭通過才可行。
《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八條規定:“承包期內,因自然災害嚴重毀損承包地等特殊情形對個別農戶之間承包的耕地和草地需要適當調整的,必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農村、林業和草原等主管部門批準。”
無地農民想要把承包地打亂重新分,是難以實現的。但無地農民想要獲得土地也并非全無可能,可以依照“大穩定,小調整”做出適當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