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 首頁 > 農資 > 正文

切莫混淆“耐藥性”和“抗性”

2020-11-17 08:45:00   

隨著我國麥田除草劑長期大量被使用,麥田抗性雜草的種類越來越多、區域越來越廣。

筆者通過對市場調查,發現經銷商和農民朋友對抗性雜草的理解存在很大的誤區。其中最為普遍的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他們認為雜草沒有徹底死亡就是雜草產生了抗性。這種判斷忽略了雜草產生抗性的時間性,雜草抗性需要幾年以上的時間才能產生,今年的雜草沒有徹底死亡并不代表雜草一定產生了抗性。二是認為雜草無中毒反應就是產生了抗性。這種判斷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很多情況下耐藥性高的雜草并不一定就是抗性雜草。

之所以產生這些誤區,主要是因為混淆了抗性和耐藥性的含義,嚴重影響了對抗性雜草的判斷,導致選擇除草劑時盲目跟從。雜草是否產生抗性,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判斷:

1.根據當地種植結構和施藥習慣。如果當地種植結構單一,常用相同作用機制的除草劑,就很可能導致雜草抗性的產生。

2.觀察附近地塊雜草是否產生抗性。雜草抗性具有遺傳性,再加上機械化操作,抗性雜草的種子很容易傳播到鄰近地塊。

3.觀察除草劑加大用量后的防治效果。如果增加除草劑的用量,除草效果提高,那說明雜草有很強的耐藥性,有產生抗性的風險;若增加用量后,除草效果仍很差或無效,那么很有可能已經產生了抗性。

出現了抗性,應引起注意。

5.觀察比較每年的除草效果。如果除草效果在逐年降低甚至喪失,那很有可能是雜草產生了抗性。這也是判斷雜草是否產生抗性的最直觀方法。(農科)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