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9 09:45:09
本報訊 在廣西平果市海明茶果扶貧產業示范基地內,一條寬約5厘米的山地軌道從山腳向上延伸,軌道上搭載了一輛“小火車”,果場管理員發動引擎,“小火車”緩緩爬上山坡。
“裝了山地軌道運輸機后,基地用工從30名減少到15名,一年下來可節約人工費10多萬元。”基地負責人王建軍介紹,每個山頭都裝上了這種山地軌道運輸機,總長約1.02萬米,政府補貼了144萬元。主要用于肥料運輸和采摘,可極大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果場已實現自動化管理。
2019年以來,平果市先后有海城、四塘、太平等2個火龍果示范基地和4個柑果油茶場安裝使用單軌運輸機共93條,總里程19.8公里,發放補貼資金273.4萬元。
此外,平果市根據農業產業規模化特點,培育和發展了太平新孟、鳳梧鳳林等5個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目前擁有80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機40臺,其中24臺搭載了北斗導航智慧農機終端,實現了農機作業與電腦聯網精準化管理,為全市5萬畝“雙高”甘蔗和1.2萬畝果蔬基地提供生產作業全程機械化服務,年農機作業總收入750萬元以上。
黃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