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7 20:43:17
——陜西洛川蘋果產業“后整理”讓果農在全產業鏈上增收
引言:一筐蘋果中,果農將周圍一圈裝上品相好的85果,中間埋的全是70以下殘次果,果商把這叫“埋包子”。
一園蘋果樹,果商專門找到品相最差的那一棵,以此為標準“斷堆堆”估價,果農把這叫“挖坑”。
一場果農和果商的“互懟”,如何解局?這是蘋果產業后整理需要解決的問題。
美域高果業智能分選線
為讓更多收益回歸果農,減少中間環節利潤損耗。2015年,延安市提出蘋果產業后整理概念,通過分級分選、冷鏈冷藏、品牌營銷、系列化深加工等環節,讓果農全產業鏈上實現增收。
這不是隨意提出一個概念,蘋果產業后整理工作,是一改過去粗放式銷售模式,實現蘋果產業精細化發展,提升附加值的一次創新。
初冬的陜北高原寒風瑟瑟,記者走進陜西洛川,感受當地蘋果產業后整理時代產業發展成效,探尋傳統農產品優勢產區蘋果產業轉型升級的“延安經驗”。
瞄準市場“整”,緊盯人群“理”
在洛川縣美域高鮮果工廠車間,從清洗、烘干、分揀、包裝,再到入箱,一條4.0現代化選果線正在幾名工人的配合下緊張作業……
“通過選果線分級分選,洛川蘋果的商品率更高,品質的把控更精準,每公斤價格至少提高2元以上,現在許多高端超市將智能選果線設備作為考察供貨企業的資質條件之一。”洛川縣美域高果業負責人薛云峰說,其本質是讓真正的優質蘋果找到優質的客戶,實現最優質的價格。
美域高果業智能分選車間
蘋果產業后整理是延伸產業鏈條、挖掘增值空間、提升產品附加值的關鍵抓手。其核心是推行4.0智能選果線,配套產品倉儲、冷鏈、物流等智能控制體系,推動優質果品標準化水平提升,適應了市場對供給端的多元化需求。
蘋果一頭連著農民、一頭連著市場,從一家一戶的散果轉化為商品,必須經過工業化的“后整理”,才會有“蝶變”升值。
“通過科學的氣調冷藏技術延長了蘋果的貨架期,而智能選果線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蘋果分選效率,保證了蘋果外觀質量、內在品質的統一性”,薛云峰說。
目前,美域高果業在上海、北京、廣州、沈陽、南京、深圳等創建了“美域高”洛川蘋果品牌店,并與多家大型營銷平臺進行合作,對澳大利亞、德國及港澳市場均有出口業務。
據了解,美域高還在蘋果的周邊衍生產品方面做了進一步的研發,充分利用好每一顆蘋果,增加品牌附加值。目前該公司已成功開發完成蘋果醋、蘋果脆片、蘋果酒、蘋果氣泡等系列產品4款25個類別,年加工蘋果系列產品達5000噸以上,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4.0智能選果線,精準分級優果優價
“我的蘋果每斤只賣到2.6元,12畝果園收入7萬多元。”說起2019年的收入,洛川縣槐柏鎮兩坑村果農周永軍有些不甘心,“一樣的干活,人家賣的價錢卻比我好,我得好好學技術了。”
同村的王劉栓就是周永軍所說的“人家”。因為懂技術、會管理,王劉栓種的蘋果口感好、“顏值”高,2019年以每斤3.55元的全村最高價將20畝蘋果賣出了32萬元的好價錢。
同樣產蘋果,這里為啥能把價格賣到這么高?得益于蘋果產業后整理后端的一系列整理過程。
智能分選線
收購王劉栓家蘋果的是洛川延剛果業公司。廠房內,一個個紅彤彤的蘋果在4.0智能選果線上經過清洗、烘干、外觀分選、稱重、內在品質檢測后,每個蘋果的硬度、含糖量、含水量、色度、脆度等情況一目了然。精準分級分類的蘋果進入冷庫儲藏,確保全年蘋果品質不降、價格不減、優果優價。
通過智能選果線可以精確測出蘋果糖度,根據人們對酸甜口感的不同喜好,有針對性地上市。2017年,美域高果業引進了一條4.0級高端智能化選果線,選果線每小時能篩選5到6噸蘋果,產品直接面向高端市場,節省了中間費用,提高了效率。
有效對接市場不僅提升企業競爭力,也給果農帶來了效益。自從加入美域高果業所屬合作社,洛川縣槐柏鄉西咀村果農趙建鋒的年收益從7萬元增加到了14萬元。
像這樣的智能選果線,洛川有11條,果品采后商品化處理能力達到150噸/小時以上。經選果線分揀,蘋果實現了智能化、精細化分級分選和優果優價,企業銷售收入明顯提高。
倒逼產業升級,后整理賣出好“錢景”
不能讓果農只在一產中當優質產品“提供者”,還要在全產業鏈中成為共同利益“分享者”,是洛川縣在蘋果產業后整理中著力解決的核心問題。
“我們和果農簽訂合同,以‘保底價格’收購果農蘋果進行存儲,市場價格低的時候,公司實施保護價收購,市場價格高的話,果農可以自行銷售,并且為貧困戶提供蘋果免費倉儲分揀服務。”洛川延剛果業總經理郝延剛說。
郝延剛說,企業收購和種植的蘋果都是訂單銷售,運輸有保障,蘋果品質和價格也不受損。
“這些準備運到北京、西安、廣州、福州等地專賣店……”美域高果業早在2015年,注冊了微商城幫助貧困戶銷售蘋果。當年線上銷售金額101.7萬元;2016年訂單銷售金額達249.3萬元;2018年訂單數量164230個,銷售金額達2200萬元。
延剛果業扶貧產品
同時針對對貧困戶蘋果銷售難的問題,美域高果業對貧困戶蘋果每公斤高于市場價0.1-0.3元優先收購,近兩年來共收購24戶貧困戶的蘋果126萬斤,使貧困戶增收18.9萬元。通過新媒體進行全網營銷,以訂單農業的方式實現洛川蘋果與消費者的無縫對接。
2019年6月開始,延安市各區縣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措施,先后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集中開展產銷對接。目前,延安在全國的直銷店有339家,銷售市場覆蓋省級城市34個、市級城市384個、縣區城市1210個。電商企業達到425家,各類網店、微店8070家,電商銷售總額8億多元。
中國農科新聞網—農業科技報記者:梁孝宏 張小雄 劉 欣 耿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