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3 08:52:00
梁方方 全媒體記者 王海明
第27屆中國楊凌農高會期間,陜西洛川土基鎮北月合村果農孫建峰遺憾地表示,今年沒訂上農高會展位,失去了一次展示真正免套袋新技術生產的陜北蘋果,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陽光蘋果的機會。
“當下,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原生態和天然的農產品,部分果農開始探索自然生產蘋果的方式,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不套袋”,讓果子充分暴露在陽光下,經歷風雨的洗禮,從而更加甘甜可口。生產陽光果不但可以減少果袋和人工成本,增加果實風味,而且由于陽光果比較小眾,往往能賣上好價錢。”對于生產陽光蘋果,孫建峰有自己的想法。
雜果專家張志誠說,在我國各蘋果主產區,套袋是生產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但隨著果園生產管理成本的不斷增加,蘋果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越來越成為制約我國蘋果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國外在蘋果生產中已大面積采用無袋栽培技術,大大降低了蘋果生產成本,是蘋果低成本、省力管理的關鍵技術。套袋栽培蘋果果實的果面完好率略優于無袋栽培,但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總糖含量、維生素含量、糖酸比方面,無袋栽培蘋果果實優于套袋栽培蘋果果實。總的來說,無袋蘋果比套袋蘋果口感要甜,更適合我國人民對蘋果口味的需求。在無袋蘋果果實中,鋅、鐵、錳和鈣的含量高于套袋蘋果果實;在鈣含量方面,無袋果實鈣含量高于套袋果實,而鈣與果實硬度、耐貯性關系密切,在提高采后貯藏性、延長貨架期等方面意義重大。
孫建峰說,他今年種植的蘋果采用無袋技術,并且還利用中國農業大學李維炯、倪永珍教授團隊的晟微EM復合菌在蘋果生產中噴施。如今生產出的蘋果成了人們多年向往的陽光果,不但每斤節約成本五毛錢左右,而且果面更加光潔細膩,蠟質層更加厚實,營養更加豐富,含糖量明顯提高,口感也有很大改善,新技術讓小蘋果變成了群眾增收致富“金蘋果”。